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三节 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
  第四单元 企业定员人数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 
  企业定员又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的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一)劳动定员的对象 
  劳动定员以企业劳动组织常年性生产、工作岗位为对象。具体包括从事各类活动的一般员工,也包括各类初、中级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乃至高层领导者。 
  (二)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从概念的内涵来看,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 
  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限。它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即对活劳动消耗量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2.从计量单位来看,劳动定员通常采用的劳动时间单位是“人·年”“人·月”“人·季”,与劳动定额所采用的劳动时间单位“工日”“工时”没有“质”的差别,只是“量”的差别。 
  3.从实施和应用的范围来看,在企业中能够实行定额的人员,也可以实行定员管理;而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仍可实行定员管理。 
  4.从制定的方法来看,制定企业定员的方法主要有:①按劳动效率定员;②按设备定员;③按岗位定员;④按比例定员;⑤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在上述五种方法中,前三种与劳动定额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而后两种方法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如经验估工、统计分析、技术测定等方法的延伸。 
  【例题2.1.13】以下关于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2年11月三级真题]
  A.劳动定额应用范围广 
  B.二者的计量单位不同 
  C.二者的内涵完全一致 
  D.劳动定额采用的劳动时间单位是“工时”“工日” 
  【答案】A
  二、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三、企业定员的原则 
  定员水平是指各类人员定员数量的高低宽紧程度。为了实现劳动定员水平的先进合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定员必须以保证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4.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6.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例题2.1.14】企业定员的原则包括(  )。[2013年5月三级真题]
  A.定员标准要长期固定 
  B.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C.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D.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E.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答案】BCDE
辅导: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全方面解析|三级章节考点与习题汇总
快速通关:教材改革如何通关?讲师解密新考点,锁定核心考点 精准押题提分
扫描以下图片,抢先下载233网校app,获最新报考,试题随时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