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历年真题>三级真题

03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试题及答案

来源:233网校 2008年4月12日

二、计算题(22分)
某企业对生产工人的岗位进行了薪酬市场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生产岗位薪酬调查数据
企业名称 平均月工资(元)
A 3000
B 1800
C 2000
D 2000
E 1200
F 1800
G 1800
H 1500
I 2500
J 2500
K 2200
目前,该企业处于初始创业阶段,企业管理工作基础十分薄弱,财力不足,请说明:
1.薪酬市场调查的工作程序
答:薪酬调查的程序:
(1)确定企业中需要进行薪酬调查的岗位;
(2)确定调查的企业;
(3)确定被调查企业中需调查的岗位;
(4)确定调查方法,可选择的调查方法有选择顾问公司、采访、集中讨论、收集公开信息等。
(5)确定调查的内容;
(6)薪酬调查统计分析;
(7)提交薪酬调查分析报告。
2.该企业生产人员岗位工资水平应定位何处,其月平均工资为多少元?
表2.
企业名称 平均月工资(元) 排列
A 3000 1
B 1800 7
C 2000 5
D 2000 6
E 1200 11
F 1800 8
G 1800 9
H 1500 10
I 2500 2
J 2500 3
K 2200 4
表3.
企业名称 平均月工资(元) 排列
A 3000 1
I 2500 2:90%处=2500
J 2500 3
K 2200 4:75%处=2200
C 2000 5
D 2000 6:50%处=2000
B 1800 7
F 1800 8
G 1800 9:25%处=1800
H 1500 10
E 1200 11
表3的数据是按平均月工资高低顺序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因此中点(或50%)处的工资为2000元/月,90%处的工资为2500元/月,75%处的工资为为2200元/月,25%处的工资为1800元/月。
确定企业薪酬水平时,薪酬水平高的企业应注意75%点处甚至是90%点处的薪酬水平;薪酬水平低的企业应注意25%点处的薪酬水平;一般的企业应注意中点(50%)处薪酬水平。
因此该企业根据实际管理工作基础薄弱、财力不足的特点,应选择25%点处的薪酬水平。根据表3的计算可以得到,25%点处的薪酬水平为1800元。所以,该企业的生产岗位的薪酬水平确定为1800元/月。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8分,共36分)
1.2000年1月2日,张某到A公司应聘,并于当日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合同于2002年1月1日期满。签订合同当日,张某被A公司派到B商场工作,与B商场签订了借聘协议,确定了借聘关系。至2001年7月6日之前,张某一直在B商场工作,由B商场对其管理并支付工资。2001年7月6日,B商场以张某违反商场的劳动纪律(即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为由,与张某解除了借聘关系,同时,B商场口头告知张某,A公司也以相同的理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经查,张某确实在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但不构成严重违反A公司劳动纪律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请分析说明A公司和B商场的做法是否合法。
答:A公司和B商场的做法不合法。
1.劳动合同的解除不符合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包括自然终止条件和因故终止条件。
其中,自然终止条件包括:(1)定期劳动合同到期;(2)劳动者退休;(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任务完成,合同即为终止。
因故终止条件包括:(1)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终止;(2)劳动合同双方约定解除劳动关系;一方依法解除劳动关系;(3)劳动关系主体一方消灭(企业破产、劳动者因故死亡);(4)不可抗力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战争、自然灾害等);(5)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人民法院判决亦可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2.张某的一个月两次迟到的情况还不足构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而且张某不存在严重失职以至于造成用人单位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2)张某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张某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企业调解
当劳动合同解除产生的争议发生后,张某应当与A公司和B商场进行协商解决,当企业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时,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2.仲裁
调解不成时,张某应在规定时效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起诉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求得张某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2.双环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建材生产厂商,因业务发展扩大,需要招聘若干销售代表。公司通过网站登出广告,一个星期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受到上百份简历。在以往的简历中常常存在着虚假信息,而且在面试中,应聘者为了获得工作,也常常隐瞒一些真实情况。如过您是双环公司招聘小组的一员,您将如何处理以下问题:
(1)如何甄别简历中的虚假信息?
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对简历中的虚假信息进行甄别。
1.分析简历的结构,好的简历一般都比较简练,也可以通过分析简历结果了解应聘者组织和沟通能力;
2.对简历中的客观内容进行审查。看是否存在有可疑之处,并在疑点处作标注以作为面试时重点提问的内容之一进行询查核对;
3.仔细阅读简历,对应聘岗位要求条件方面存在模糊信息的要加以备注,以便在面试时询问核查,排除不合格应聘者;
4.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包括时间、学历、经历等,存在明显造假的可以马上给予剔除;
5.审查个人以往的业绩和学习成绩、以及各种奖励等,可以在面试中进一步核对,也可以通过与该个人的以往从事的单位或学校了解情况。
6.对简历的整体印象。对感觉不可信的和感兴趣的地方进行特别标注以便面试时询问应聘者。
7.也可以通过让应聘者填写应聘申请表的方式来判断简历与申请表之间是否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2)在面试中,应运用哪些技巧获得应聘者的真实信息?
答:面试中可以采用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清单式提问、假设式提问、重复式提问、确认式提问、举例式提问等技巧来获得应聘者的真实信息。
面试过程中,面试者还要学会察言观色,密切注意应聘者的行为和反应,对所文的问题、问题见的变换、文化时机以及对方的答复都要多加注意。所提问题可根据简历或应聘申请表者发现的疑点,先易后难逐一提出,同时注意创造和谐自然的环境。如以下表明的几点细节内容:
1.通过让应聘者进行自我介绍,来了解个人简历中的信息是否属实;
2.对于简历中所表明的学历、工作经历进行重点询问核对,我们可以通过应聘者所提供的时间前后次序和准确时间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对特别可疑的可以重点询问,一般以专业的问题可以判断简历中的学历、专业的真实情况;
3.对于简历中表明的所取成绩情况,通过询问方式或自我介绍方式来重新验证。
4.对于简历中表明的能力和素质方面,可以通过结构化面试、压力式面试和诊断式面试来综合考察信息的真实性。
5.通过案例的分析或对事件的处理来判断应聘者的能力方面是否具备岗位的要求。
四、方案设计题(20分)
某公司培训主管老张正在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一项“管理通用能力”的认证培训,为了对培训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评价,他让小王设计一份《教学质量评估表》,以便发现培训师以及培训课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假如您是小王,请设计一份《教学质量评估表》。
“管理通用能力培训”教学质量评估表
对教学质量的评估:
1.培训的内容是否符合您的要求
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一般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2.培训使用的方法有哪些:
A.讨论法     B.教学法     C.案例分析法     D.角色扮演法     E.管理游戏法
F.其他
3.培训是否达到事项预定的目的           是               否
4.对本次培训的时间安排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5.对本次培训的会场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6.培训使用的材料(书本、讲义、幻灯片、视听教材等)
A.优   B.良    C.一般     D.差
7.本次的培训师
A.优   B.良    C.一般     D.差
8.对本次培训的满意程度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9.对本次培训的整体评价:
A.优   B.良    C.一般     D.差
10.通过培训,您学到哪些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11.对今后举办类似的培训,你有何良好的建议?
受训者:
培训师:
时  间:
地  点: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