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笔记>二级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辅导资料6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0月19日

四.招聘需求分析
(一)招聘需求产生的可能情况。
组织人力资源自然裁员。
 即因员工的调动,离职,退休,休假等产生的岗位空缺。
组织业务量变化。
 因组织成长发展导致的岗位空缺。
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即人与岗位的不匹配导致的岗位空缺。
 
(二)招聘需求分析维度。
1.招聘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
 (1)经济条件。
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变化,从而导致对相应人员需求的变化。
 (2)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数量和素质构成,影响到组织能否招聘到适合的人员。
 (3)法律法规。
组织招聘应遵循我国《劳动法》有关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条例,避免产生法律纠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内部环境。
 (1)战略规划。
发展创新时期/稳健成长平台期招聘策略不同,不同职位人员的招聘策略也不同。
 (2)组织生命周期。
扩张期:着重于人力资源招募。
平台期:着重于人力资源局部调整。
衰退期:着重于人力资源的精简及人员结构调整。
 (3)财务预算。
财务影响到工资总量及不同职位职种员工的工资水平,从而影响到计划招聘的人员数量及可支付的工资水平。
 (4)组织文化及管理风格。
组织的价值观,管理风格要求员工的认可及价值观的趋同,影响着组织计划招聘的员工应具备哪些性格特征。
2.组织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含义:组织人力资源配置,是指人与事的配置关系,通过人的能力与事的匹配,人与人的协调合作,充分开发利用员工,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它是判断组织人力资源状况是否良好的标志之一,也是招聘工作的核心。
分析维度:五个维度。
(1)人与事总量配置分析。
它是指人与事的数量关系是否匹配。即多少事要多少人去做。这种数量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组织中的任务处于变化中,人的能力处于变化中,因此,这种数量匹配是报考的。
实际中三种情况:
·人力资源过剩—利用多种渠道妥善安置。转业训练,缩短工作时间,遣散临时用工,外包劳务,提前退休,下岗,辞退,不再须签合同等。
·人力资源不足—单位内部调剂,外部补充。培训,借调,招聘,任务外包等。
·人力资源过剩与不足并存—调整现有人力资源结构。

(2)人与事结构配置分析.
它是指不同性质特点的事应由具有相应专长的人去完成,把各类人员分配在最能发挥专长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工具:单位岗位与人员配置表


注:W1-熟练工 W2-技工 M-管理者

 (3)人与事质量配置分析。
它是指人与事之间的质量关系,即事的难易程度与人的能力水平的关系。
 实际中的两种情况:
 ·人员素质低于岗位要求—职业培训,降职。
 ·人员素质高于岗位要求—晋升到更高的岗位。
怎样看待人才高消费?
 负面效应:
 1/高才低用的浪费
 2/高成本
 
 (4)人与工作负荷是否合理状况分析。
体现在事的数量是否与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是人力资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使工作量既成为一种压力,又成为一种动力。

 (5)人员使用效果分析。
它是指管理者将人员的绩效好坏与自身能力的强弱做比较,分析问题,提高员工的能力,并与员工共同制定改进绩效的措施。
工具:人员使用效果分析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