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笔记>二级笔记

2014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复习:工作岗位

来源:233网校 2014年6月17日

  二、工作岗位分类的内涵 ◆◆◆

  工作岗位分类亦称岗位分类分级或岗位归级,在国家机关行政人事管理中,被称为职位分类。

  岗位分类是在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企事业单位中全部岗位,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所进行的划分,从而区别出不同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岗位分类是岗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工作岗位分类的相关概念◆◆◆

  职业分类、岗位分级、品位分类与岗位分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一)岗位分级与职业分类标准的关系

  总之,岗位分类与职业分类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职业分类对企业中的岗位分类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而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分类又为国家职业分类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益的补充。

  (二)岗位分级与岗位分类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岗位分类适用于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机构,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即国家公务员的各类各级岗位,而岗位分级适用于实行岗位分类法以外的各种企事业单位,它以企事业单位中各类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服务岗位等工作岗位为研究对象。

  其次,岗位分类作为一种人事制度,是国家公务员人事管理的基础环节,事关重大,一般是由国家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它的实施范围只局限在本企业,分级标准只具有参考性,不具有强制性。

  最后,两者的实施难度不同。

  一般来说,企业单位的岗位分级应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但也不能强求一律,一定要从企业单位的实际条件和情况出发,坚持岗位分级方法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原则。

  (三)岗位分级与品位分类

  它与岗位分类的主要区别是: 1.分类标准不同。岗位分类以事为标准,事在人先,以事择人;而品位分类则以人为标准,人在事先,以人择事。 2.分类的依据不同。对人不对事。 3.适用范围不同

  四、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原则 ★★★

  1.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一般单位应控制在两个层次以下,比较复杂的大型企业单位最多也不宜超过三个层次。

  2.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而管理人员岗位的分类则应以它们具体的职能来划分。

  3.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企事业单位在分类粗细方面,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不宜将类别划分得过细。

  五、岗位纵向分级的含义 ◆◆◆

  岗位纵向分级是指在岗位横向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资格条件等因素,对同一职系中的岗位划分出不同岗级,并对不同职系中的岗位进行统一规定岗等的过程。

  六、生产与管理岗位统一岗等的基本要求 ★★★

  1.要充分考虑岗位工作任务难易程度。

  2.要考虑对员工行为激励的程度。

  3.要体现企业员TEE资管理的策略。

  历年真题: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考试指南2014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专题 考试指南 报考指南 费用 科目 准考证 热点

  课程辅导:为方便广大学员充分备考,233网校“2014年人力资源管理师HD高清课件”开始招生,辅导课程:VIP班,套餐班,精讲班,预测班,应用技巧班。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