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监理工程师 /(三)工程风险对策及监控

(三)工程风险对策及监控

(三)工程风险对策及监控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三)工程风险对策及监控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监理工程师
授课老师:代楠
所属科目:理论与法规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十章 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第二节 工程风险管理/二、工程风险及管理过程
所属版本:

(三)工程风险对策及监控介绍

建设工程风险对策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1) 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在完成建设工程风险分析与评价后,如果发现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可能的损失也很大,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风险时,应采取放弃项目、放弃原有计划或改变目标等方法,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通常,当遇到下列情形时,应考虑风险回避的策略:
1)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很大且后果损失也很大的工程项目;
2) 发生损失的概率并不大,但当风险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损失是灾难性的、无法弥补的。
(2) 损失控制。损失控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损失控制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个方面。预防损失措施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或消除 (通常只能做到降低) 损失发生的概率,而减少损失措施的作用在于降低损失的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进一步发展,使损失最小化。一般来说,损失控制方案都应当是预防损失措施和减少损失措施的有机结合。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0:53:42

(三)工程风险对策及监控考点试题

单选题 1.关于风险非保险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非保险转移的缺点是不能转移某些不可保的潜在损失
B . 施工单位可通过工程分包将专业技术风险转移给分包人
C . 非保险转移风险的代价会小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对转移者有利
D . 第三方担保由建设单位履约担保、施工单位付款担保、分包单位工资支付担保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与其他的风险对策相比,非保险转移的优点之一,是可以转移某些不可保的潜在损失,如物价上涨、法规变化、设计变更等引起的投资增加。选项A错误。
施工单位中标承接某工程后,将该工程中专业技术要求很强而自己缺乏相应技术的内容分包给专业分包单位,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故B选项正确。
非保险转移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转移风险的代价可能会超过实际发生的损失,从而对转移者不利,故选项C错误。
第三方担保主要有建设单位付款担保、施工单位履约担保、预付款担保、分包单位付款担保、工资支付担保等,故选项D错误。

多选题 2.监控风险管理计划实施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 评估风险控制措施产生的效果,及时发现和度量新的风险因素
B . 跟踪、评估风险的变化程度
C . 监控潜在风险的发展,监测工程风险发生的征兆
D . 提供启动风险应急计划的时机和依据
E . 完全规避风险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
1) 评估风险控制措施产生的效果;
2) 及时发现和度量新的风险因素;
3) 跟踪、评估风险的变化程度;
4) 监控潜在风险的发展、监测工程风险发生的征兆;
5) 提供启动风险应急计划的时机和依据。
A选项:评估风险控制措施产生的效果,及时发现和度量新的风险因素。这是风险监控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评估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并识别新的风险因素,可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B选项:跟踪、评估风险的变化程度。这一项也是风险监控的核心内容,通过对风险变化的持续跟踪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风险的发展趋势。
C选项:监控潜在风险的发展,监测工程风险发生的征兆。这也是风险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监控潜在风险的发展和监测风险发生的征兆,可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D选项:提供启动风险应急计划的时机和依据。在监控过程中,如果发现风险达到一定的程度或出现了特定的征兆,就需要提供启动应急计划的依据,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E选项:并不是风险监控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完全规避所有风险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是风险监控的目标。风险监控的目的在于管理风险,而不是彻底消除风险。

单选题 3.下列计划中,属于应急计划的是()。
A . 现场人员安全撤离计划 
B . 材料与设备采购调整计划
C . 伤亡人员援救及处理计划
D . 资产和环境损害控制计划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本题考核损失控制计划的概念。应急计划应包括的内容有:调整整个建设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的采购计划、供应计划;全面审查可使用的资金情况;准备保险索赔依据;确定保险索赔的额度;起草保险索赔报告;必要时需调整筹资计划等。

单选题 4.发生损失的概率并不大,但当风险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损失是灾难性的、无法弥补的,此时应采取()。
A . 风险回避
B . 损失控制
C . 风险转移
D . 风险自留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通常,当遇到下列情形时,应考虑风险回避的策略:1)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很大且后果损失也很大的工程项目;2)发生损失的概率并不大,但当风险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损失是灾难性的、无法弥补的。
A选项:是指在完成建设工程风险分析与评价后,如果发现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可能的损失也很大,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风险时,应采取放弃项目、放弃原有计划或改变目标等方法,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题目中的情况符合“损失是灾难性的、无法弥补的”,因此选择风险回避是最稳妥的做法。
B选项:适用于通过预防和减少损失来管理风险的情况,但题目中提到的损失是灾难性和无法弥补的,损失控制措施可能不足以应对这种情况。
C选项:适用于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通过保险),但在题目所述情况下,如果损失是灾难性的且无法弥补,即便转移了风险,也无法完全避免损失的发生。
D选项:是指将风险保留在风险管理主体内部,通过内部控制措施来化解风险。对于灾难性且无法弥补的损失,风险自留显然不是最优选择。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风险回避。

单选题 5.损失控制计划系统中,内容最广泛、具体措施最多的是(  )。
A . 灾难计划
B . 应急计划
C . 转移计划
D . 预防计划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
D选项正确:其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预防损失的发生,主要作用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在许多情况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的严重性。预防计划的内容最广泛,具体措施最多,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和技术措施。
A选项错误: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为现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灾难性的风险事件发生后能够从容不迫地处理风险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和经济损失。
B选项错误:是事先准备好若干种替代计划方案,当遇到某种风险事件时,能够根据应急预案对建设工程原有计划范围和内容作出及时调整,使中断的建设工程能够尽快全面恢复,并减少进一步的损失。
C选项错误,损失控制计划系统一般由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预防计划的内容最广泛且具体措施最多。因此,正确答案是 D. 预防计划。

大咖讲解:(三)工程风险对策及监控

王竹梅
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多年工程造价咨询实战经验,建设部住宅试点工程“部级科技进步个人银奖”获得者。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一、《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

《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
2018年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2018版),对其 2009 年首次发布的《风险管理指南》进行了更新和升级。
(-)风险管理的原则、框架和流程
《风险管理指南》中采用“三轮”形式概括了风险管理的原则、框架和流,如图 10-3 所示。从图 10-3 可以看出:
(1)风险管理原则轮中,核心是“价值创造和保护”
(2)风险管理框架轮中,核心是“领导力和承诺”(3)风险管理流程轮中,反映了风险评估的经典流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高频

二、工程风险及管理过程

(一) 建设工程风险及其分类
1.建设工程风险
建设工程风险是指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性及其发生的概率。项目风险的差异性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这里的工程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2.建设工程风险分类
建设工程风险因素有很多,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 按照风险来源进行划分。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
(2) 按照风险涉及的当事人划分。风险因素包括建设单位风险、设计单位风险、施工单位风险、工程监理单位风险等。
(3) 按风险可否管理划分。可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4) 按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可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
(二) 建设工程风险识别与评价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风险的性质,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1) 风险识别方法。识别建设工程风险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初始清单法、经验数据法、风险调查法等。
1)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访谈法。2) 财务报表法。财务报表有助于确定一个特定工程可能遭受哪些损失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遭受这些损失。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及有关补充资料,可以识别企业当前的所有资产、负债、责任及人身损失风险。将这些报表与财务预测、预算结合起来,可以发现建设工程未来风险。
3) 流程图法。流程图是按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内在逻辑关系制成流程图,针对流程图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从中发现潜在的风险威胁,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对建设工程全过程造成的影响。
运用流程图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明确地发现建设工程所面临的风险。但流程图分析仅着重于流程本身,而无法显示发生问题的损失值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高频

(一)风险管理的原则、框架和流程

《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
2018年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2018版),对其 2009 年首次发布的《风险管理指南》进行了更新和升级。
(-)风险管理的原则、框架和流程
《风险管理指南》中采用“三轮”形式概括了风险管理的原则、框架和流,如图 10-3 所示。从图 10-3 可以看出:
(1)风险管理原则轮中,核心是“价值创造和保护”
(2)风险管理框架轮中,核心是“领导力和承诺”(3)风险管理流程轮中,反映了风险评估的经典流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高频

(一)工程风险及其分类

(一) 建设工程风险及其分类
1.建设工程风险
建设工程风险是指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性及其发生的概率。项目风险的差异性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这里的工程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2.建设工程风险分类
建设工程风险因素有很多,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 按照风险来源进行划分。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
(2) 按照风险涉及的当事人划分。风险因素包括建设单位风险、设计单位风险、施工单位风险、工程监理单位风险等。
(3) 按风险可否管理划分。可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4) 按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可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

高频

(二)工程风险识别与评价

(二) 建设工程风险识别与评价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风险的性质,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1) 风险识别方法。识别建设工程风险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初始清单法、经验数据法、风险调查法等。
1)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访谈法。2) 财务报表法。财务报表有助于确定一个特定工程可能遭受哪些损失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遭受这些损失。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及有关补充资料,可以识别企业当前的所有资产、负债、责任及人身损失风险。将这些报表与财务预测、预算结合起来,可以发现建设工程未来风险。
3) 流程图法。流程图是按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内在逻辑关系制成流程图,针对流程图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从中发现潜在的风险威胁,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对建设工程全过程造成的影响。
运用流程图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明确地发现建设工程所面临的风险。但流程图分析仅着重于流程本身,而无法显示发生问题的损失值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高频

(二)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风险、确定和度量风险,并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应对策略的过程。风险管理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的一个系统、循环过程。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应对、风险应对策略实施和监控五个主要环节。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系统而全面地识别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并加以适当归类的过程。必要时,还需对风险事件的后果进行定性估计。
(2)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化的过程。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结果主要在于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如投资增加的数额、工期延误的天数等。
(3)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确定风险事件最佳应对策略组合的过程。一般来说,风险应对策略有以下四种: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这些风险应对策略的适用对象各不相同,需要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对不同的风险事件选择最适宜的风险应对策略,从而形成最佳的应对策略组合。

(4)风险应对策略实施。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计划和措施。例如,在决定进行风险控制时,要制定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等:在决定购买工程保险时,要选择保险公司,确定恰当的保险险种、保险范围、免赔额、保险费等这些都是实施风险应对策略的重要内容。
(5)风险应对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跟踪检查各项风险应对策略的执行情况并评价各项风险应对策略的执行效果。当项目实施条件发生变化时,要确定是否需要提出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

添加监理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监理工程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