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мʦм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人力资源

2012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强化讲义:第十二章

2012年10月15日来源:233网校网校课程 在线题库评论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

  一、 劳动力流动及其利弊

  表12—9 劳动力流动及其利弊

1.劳动力流动概念 一般是指劳动力依据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在企业间、职业间、产业间以及地区间的移动。
2. 劳动力流动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 (1)劳动力流动应该有个合理的度
(2)劳动力流动对于企业和整个经济也可能会带来较高的代价。

  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

  表12—10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

企业因素 1.企业规模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则员工的流动率越低。
2.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 如果企业位于企业数量很多的大型都市地区,则在其他相同的情况下,员工的流动率比较高。
3.企业的组织文化以及领导风格 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观冲突,不喜欢公司文化、对直接上级的管理水平或领导力的不满等,也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劳动者因素 1.劳动者的年龄 劳动者在年轻的时候流动的频率会高于他们在中年以后的流动频率
2.劳动力的任职年限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的任职年限越长,离职的可能性越低
3.劳动者的性别 女性员工的辞职率比男性员工的离职率要高,而在职年限更短.
市场周期因素 1.劳动力市场处于宽松状态(供大于求)时,已经就业的劳动者的流动动机显然会受到削弱。2.当劳动力市场处于紧张状态(供小于求)时,已经就业的劳动者往往可以利用跳槽的机会要求新雇主增加工资,劳动力的流动率自然会上升。3.衡量劳动力市场松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失业率。
社会因素 1.整个社会对于流动的态度以及流动的传统习惯会影响劳动力的流动率2.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也会使劳动者的直接流动成本不同

  [例题12-4-1多选题]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

  A. 企业规模

  B. 企业的组织文化以及领导风格

  C.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

  D. 市场周期因素

  E. 经济总量

  [答案]ABCD

  三、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表12—11 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主要原因 1. 1.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静态差异)
2. 2.地区之间发展速度的报考差异
引起地区就业增长的要素 1. 1.与全国经济增长率相比的预期地区增长率
2. 2.地区工业组合
3. 3.地区优势和劣势
主要考虑因素 1. 1.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别
2. 2.工作机会多少
3. 3.迁移距离
4. 4.迁移成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
5. 4.劳动力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的关系密切程度。

  [例题12-4-2多选题]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中,主要考虑因素有( )。

  A. 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别

  B. 工作机会多少

  C. 迁移距离

  D.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E. 地区工业组合

  [答案]ABC

  四、劳动力的跨职业流动

  表12—12 劳动力的跨职业流动

1.职业流动既是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的调整过程,也是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过程。
2.劳动力职业流动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劳动力职业流动的方向 1.按照职业等级差别分为  向上流动、向下流动、水平流动
(1) 自愿性流动:基本上属于向上流动
(2) 非自愿性流动:也会追求向上的目标或要求水平流动,但是会有向下流动的情况。
(3) 总的来看: 向上流动会占较大的比例
2.职业流动的特殊形式 即:家庭两代人之间的职业转移
(1) ①它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
(2) ②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逐渐排斥了“血统论”在职业分配上的支配关系。
(3) ③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表现
●两代人从事相同职业的比例越多,非竞争性力量对职业选择的决定性越强,劳动力配置中的不合理的成分越大。
●两代人职业职业差异越明显,竞争对职业选择的作用越大,劳动力配置中则越趋于合理。

  [例题12-4-3单选题] 劳动力职业流动的特殊形式是( )。

  A. 向上流动

  B. 向下流动

  C. 水平流动

  D. 家庭两代人之间的职业转移

  [答案]D

  [例题12-4-4多选题]关于劳动力跨职业流动表述正确的是( ).

  A. 职业流动是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的调整过程

  B. 职业流动是劳动者的职业选择过程

  C. 劳动力职业流动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D. 总的来看向上流动会占较大的比例

  E. 两代人职业职业差异越明显,竞争对职业选择的作用越小。

  [答案]ABCD

  五、劳动力的跨产业流动及产业内流动

  表12—13 劳动力的跨产业流动及产业内流动

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流动 1.农业对劳动力的排斥和工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共同导致了两个产业劳动力报酬上的较大差别。(即:它是排斥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农业劳动力流动比较普遍的两种情况
(1)离土又离乡:即与农业生产断绝联系;
(2)离土不离乡:即在从事工业部门劳动的同时还从事一些农业劳动。
3.结论:
(1)离土又离乡的流动:是性的
(2)离土不离乡的流动:是暂时性的
(3)两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并存;终前一种方式会取代后一种方式。
第二和第三产业内部的劳动力流动 1.它是企业选择员工和劳动者选择受雇单位两方面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一般来说,某个产业部门劳动力工资水平越高,该部门作为就业源泉的吸引力就越强,自动辞职的劳动者就越少。
3.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与该部门失业率的关系:
(1)高失业率说明非自愿性劳动力流动较高,这会加大在该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施加职位不确定性的压力。
(2)高失业率部门劳动力流动率也较高。

  [例题12-4-5单选题] 农业劳动力流动说法错误的是( )。

  A. 离土又离乡的流动是性的

  B. 离土不离乡的流动是暂时性的

  C. A和B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并存,终是B会取代A

  D. 农业对劳动力的排斥和工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共同导致了两个产业劳动力报酬上的较大差别

  [答案]C

  相关推荐:
  2012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章节试题突破专题
  2012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课后练习题汇总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试题汇总
  2003-2011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真题及答案

责编:zlj评论
γרҵ ʦ ԭ/Żݼ
2017мû֪ʶ 350 / 350
2017мھ 350 / 350
2017мԴ 350 / 350
2017м̹ ͮ 350 / 350
2017м˰վ ɱ 350 / 350
2017мר 350 / 350
2017мزþ 350 / 350
2017мʦũҵþ κ 350 / 350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