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题 案例分析题 (每题24分,共5题,共120分)
31、背景资料
某安装公司承接一化工搬迁改造项目。工程内容包括:设备安装、工艺管道和电气仪表的安装,设备中的三台反应器体积超大、超重,卧式安装,均为压力容器,高温运行。设计无吊耳,后经协商,安装公司确定吊耳位置(4个分耳、对称布置于反应器水平轴线位詈),由制造厂随设备同时制作、加工、热处理。安装公司有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无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证。
安装公司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大型设备吊装施工方案》、《1250t履带式起重机安拆安全专项方案》等,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但在吊装前,组织《1250t履带式起重机安拆安全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时,由于方案中多处漏项,且吊装计算中有多处错误,被专家论证结论为“修改后通过”。
吊装方案中,采用1250t履带式起重机为主吊,80t汽车式起重机配合。采用的绳扣直径规格分别为:钢芯钢丝绳Φ136、Φ90,Φ60,吊装时均为一弯两股使用。经计算,Φ136、Φ90、Φ60的绳扣安全系数分别为5.44、5.56和7.79。查规范后:系挂绳扣安全系数必须≥5,捆绑绳扣安全系数必须≥6。
吊装前,三台反应器进场验收合格,制造厂提供了吊耳出厂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报告)。1250t履带起重机在定检周期内,吊装绳扣验收合格。
反应器安装固定前,基础混凝土强度、预埋地脚螺栓的标高和露出基础的高度验收合格,螺纹和螺母保护完好,就位前已将滑动支座表面污物清除干净,按规定涂抹润滑剂。在反应器吊装就位、找平找正、地脚螺栓紧固后(如图5-1,5-2所示)安装验收时,被监理要求整改,经整改符合要求。
问题:
1.安装公司是否可以进行压力容器的安装?说明理由。
2、方案论证后,安装公司在方案实施前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3、《大型设备吊装施工方案》中三种吊装绳扣的安全系数能否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4、反应器进场后,吊耳的检查验收内容有哪些?
5、反应器的安装被监理工程师拒绝验收的原因是什么?设备基础预埋地脚螺栓验收时存在哪些问题?
【第1问】
1-1.可以安装压力容器
1-2.公司有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
【第2问】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意见修改完善后重新履行审批程序,安装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盖章、总监签字盖章。
【第3问】
3-1.只有φ60的钢丝绳扣的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其他两种不满足。
3-2.三种吊装绳扣 都是一弯两股使用,属于捆绑绳扣,安全系数应该大于等于6。
【第4问】
设备到场后应对吊耳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技术人员要对吊耳焊接位 置及尺寸进行复测。(超纲二建)
【第5问】
反应器是高温工作的设备,考虑设备的热膨胀,安装时地脚螺栓应在制作底板长孔的中间, 位置偏差应偏向补偿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伸缩方向。因此被监理工程师拒绝验收。【螺栓超纲】
32、某安装公司承接一热电联产项目的电气安装工程。工程内容:2台发电机组,油浸式变压器GIS配电装置安装和高压电缆敷设等,合同约定发电机组变压器等由建设单位采购,电力电缆安装公司采购,安装公司进场后结合工期进度要求在电缆采购前,对供货商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周期建设进行考察。公司招标后选定了供应商,结合现场条件,每台高压电缆长度不能超过200米,为防止电缆中间出现接头,根据施工图编制了电缆申请表1,对高压电缆进行分盘策划。
油浸式变压器到场后进行吊芯检查,包括绝缘围屏,无励磁调压机切换装置,有载调压切换,绝缘屏障检查,油循环管路与下轨绝缘接口检查,具备条件后按方案一分别安装。 变压器安装后,进行变压器油过滤工作,因油过滤时的特殊要求,安装公司成立了事故小组,编制专项应急处理方案,并对人员培训,因油过滤工作24小时以上不能间断,现场布置强光灯,并有人值守,期间发生漏油事件,施工人员对漏油收集后,就地掩埋处理。
1、电缆进场后,根据哪些文件对电缆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
2、表1中电缆最少可装几个电缆盘?每个电缆盘长度为多少米?
3、吊芯检查还应补充哪些项目?
4、油过滤工作中从哪几方面考虑环境保护的检查措施?
【第1问】
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进行电缆的数量和质量验收。
【第2问】
最少可装2个电缆盘,一盘长200(100+100)米,盘长170(60+60+50)米。
【第3问】
吊芯检查还应做铁芯检查、绕组检查、引出线绝缘检查。
【第4问】
(1)土壤污染控制:过滤用的油料,若对现场地面造成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理。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
(2)水污染控制:对于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3)强光污染:现场强光灯应控制角度,防止强光外泄。
33、某安装公司分包一大型商场的空调专业工程,工作内容:空调水管,空调风管及部分制冷机组,水泵,空调机组等安装及调试。
安装公司进场后,总承包单位对安装公司的施工准备,进场施工,工序交接,竣工验收,工程保修,工程款支付等进行全过程管理。
安装公司制定了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偏差,安排内部协调专员对项目施工进行调度协调。
波纹补偿器安装时,项目专业质检员巡视现场发现,装有波纹补偿器的空调水管支架安装(见图2)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停工整改。空调水管道安装后,施工人员进行试压冲洗,实施管道与设备的连接。
问题:
1、总承包单位对安装公司的全过程管理还包括哪些内容?
2、内部协调专员在施工过程中,调度协调主要内容有哪些?
3、图2中管道支架安装存在哪些错误?补偿器安装前应进行哪些工序?
4、空调水管的冲洗合格条件有哪些?
【第1问】
总承包单位对安装公司的全过程管理还应包括: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的管理。
【第2问】
主要对项目的执行层(包括作业人员)在施工中所需生产资源需求、作业工序安排、计划进度调节等实行即时调度协调。
【第3问】
3-1.错误一:补偿器两端都设置固定支架,其中近的一端应设置活动支架;
错误二:水泵出口管道固定支架的固定点未设置在减振基座上。
错误三:两个固定支架之间应增设一个导向支架。
3-2.补偿器安装前应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
【第4问】
合格的条件是目测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的水对比应相近,且无可见杂物。当系统 继续运行2h以上,水质保持稳定后,方可与设备相贯通。
34、A公司承接某高层宾馆机电工程施工,宾馆位于市中心。合同内容包括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通风空调工程。主要设备由业主采购,其他设备及材料由A公司采购。A公司经业主同意,将主要设备的吊装运输分包给B公司。
B公司依据主要设备一览表(见表4-1)及现场条件等技术参数编制了设备吊装运输方案。设备吊装方案中,租赁一台汽车吊(200t),该吊机的站车位置、地耐力、工作半径满足设备就位要求。设备就位时吊车的最大起重量是25t,吊装口选择锅炉房泄爆口(在室外地平面尺寸为9000mmx4000mm),设备由泄爆口吊入地下一层(-7.5m),然后用卷扬机及滚杠运输系统牵引至各机房位置。
B公司编制的设备吊装运输计划见表4-2中,汽车吊在5月5日进场,到5月14日退场。该进度计划被A公司否定,B公司调整后得到A公司批准。
主要设备到达现场后,A公司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检查内容符合有关规定,B公司按方案及进度计划将设备吊装运输到位配合A公司将干式变压器和冷水机组等设备安装固定。A公司进行配管配线工作,完成设备安装,经检查质量合格。
A公司依据合同、设计要求完成工程施工,在质量验收时,监理指出室内单相三孔插座的接线存在质量问题(见图4)要求A公司整改,整改后通过验收。
问题:
1、吊装施工方案中选择的吊机和吊装口能否满足吊装要求?说明理由。
2、表4-2设备吊装运输作业计划为什么被A公司否定?B公司是如何调整的?
3、主要设备到达现场后的检查验收包括哪些内容?
4、干式变压器和冷水机组在吊装运输后,送电前质量检查还有哪些施工工序?
5、图4中的单相三孔插座的接线存在哪些问题?在使用中会有哪些不良后果?
【第1问】
1-1.吊装口不满足要求。
理由:泄爆口尺寸9000mm×4000mm,作为吊装口,考虑到安全距离500mm,表4-1中蓄水槽无法吊入。(有争议)
1-2.吊机能满足要求。
理由:设备就位时吊车的最大起重量是25t,表4-1中最重的设备蓄水槽重17.5t,吊装载荷 为17.5×1.1=19.25t<25t,满足要求。
【第2问】
2-1.安装顺序不满足先大件后小件的顺序要求和不符合吊装顺序合理性。
2-2.应当将蓄水槽吊装提前到5月8日~5月10日,冷水机组吊装顺延至5月11日~5月 12日,锅炉吊装顺延至5月13日。
【第3问】
核对验证、外观检查、运转调试检验、技术资料验收。
【第4问】
干式变压器:变压器本体安装→附件安装→变压器交接试验。
冷水机组:机组减振安装→机组就位安装→机组配管安装。
【第5问】
5-1.存在问题:保护接地线在插座之间串联连接;相线与中性线利用插座本体的接线端子转接供电。
5-2.不良后果:如果保护接地线在插座端子虚接或者断开,会使所有插座失去保护接地功能;相线及中性线在插座端子虚接或者断开,会使故障点后的插座失去供电功能。
35、A公司承接某安装工程,合同包括通风空调集热器等内容。
实施前,项目部编制了工程进度费用计划,污水系统管道安装工程量为2000m,预算单价为90元/m,总费用为18万元,计划20天完成,每天100m,经考虑后,将其分包给B公司施工。
实施时,质检员日常巡检发现:管道的橡胶接头有质量隐患,如图3,集热器与集热器之间用型钢连接也存在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对橡胶接头进行了整改,但对集热器连接的整改提出异议。
污水系统施工至第12天结束时,核查进度发现实际完成污水管安装1000m,但已支付B公司费用12万元。
工程完工后,项目部在某次施工技术总结时,发现关键工作属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将该工艺编制成施工工法,包括内容:前言、特点、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等。A公司技术负责人认为工法内容不完整,要求项目部补充完整后,批准为企业级工法,随后A公司完善相应级别的科技查新报告,将该企业工法逐级报成国家级工法。
问题:
1、指出图3,有哪些错误?如何改正?
2、施工人员提出异议是否合理?简述集热器之间的连接要求。
3、计算污水管的费用偏差、进度偏差及费用绩效指数。
4、项目部编制的工法还应增加哪些内容?科技查新报告由哪个部门提供?
【第1问】
1-1.错误一:限位杆定位螺母未松开;
改正:限位杆需要松开限位螺栓,将限位螺栓定位螺母调到合适位置预留工作空隙。
1-2.错误二:上游螺栓方向错误;
改正:橡胶软接头螺栓安装方向应螺母朝向外侧,避免螺栓顶到橡胶球体。
【第2问】
2-1.不合理。
2-2.集热器与集热器之间的连接宜采用柔性连接,不得采用型钢,且密封可靠、无泄漏、无扭曲变形。
【第3问】
BCWP(已完工程预算费用)=1000x90=9万
ACWP(已完工程实际费用)=12万
BCWS(计划工程预算费用)=[(2000/20)x12]x90=10.8万
费用偏差=9-12=-3万(1分)
进度偏差=9-10.8=-1.8万(1分)
费用绩效指数=9/12=0.75(1分)
【第4问】
4-1.项目部编制的工法还应增加适用范围、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
4-2.科技查新报告由省级以上技术情报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