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法规章节题练习:10.3 民事诉讼制度
1、施工合同中约定按每月工程量支付工程款,发包方没有按期付款,承包方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 )之日算起。
A. 第一次付款期限届满
B. 最后一次付款期限届满
C. 每次付款期限届满
D. 提交工程款支付申请
根据《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中规定,符合本题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是: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故选项B正确。
2、甲公司在乙工厂附近实施基坑爆破。爆破后3年,乙工厂才发现实验室一台敏感仪器因爆炸产生的强烈震动发生功能故障,经与项目建设单位和甲公司交涉无效,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则本案( )。
A. 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予受理
B. 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驳回诉讼请求
C. 诉讼时效中止
D. 未超过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 20 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本题中,应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而不是从权利实际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乙工厂的诉讼时效从发现敏感仪器发生功能故障时起计算。
3、按照合同约定,2012年1月1日发包方应该向承包方支付工程款,但没有支付。2014年5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当地发生了特大洪水,导致承包方不能行使请求权,则在此期间( )。
A. 诉讼时效中止
B. 诉讼时效中断
C. 诉讼时效不中止
D. 诉讼时效终止
诉讼时效中止旨在解决权利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行使权利时的救济问题,该“不能行 使”的期间限定为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如前述障碍发生在6个月之前,则权利人仍有足够的时间行使权利,无需设立特殊制度进行救济。《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本案例的不可抗力并非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因此诉讼时效不中止。
4、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是涉及( )案件。
A. 国家机密
B. 个人隐私
C. 离婚
D. 政府投资
E. 商业秘密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选项C(离婚)和E(商业秘密)只有在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才可以不公开审理,而不是法律规定必须不公开审理。
5、当事人提交给法院的以下材料中,不属于民事诉讼证据的有( )。
A. 建筑工程法规
B. 建筑材料检验报告
C. 工程竣工验收现场录像
D. 双方往来的电子邮件
E. 代理意见
根据《民事诉讼法》,证据包括:(1)当事人的陈述;(2)书证;(3)物证;(4)视 听资料;(5)电子数据;(6)证人证言;(7)鉴定意见;(8)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 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证据是摆事实而不是讲道理。选项B属于书证,选项C属于视听资料,选项D属于电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