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法规章节题练习:10.5 行政诉讼制度
1、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 15日
B. 30日
C. 3个月
D. 6个月
本题考查行政诉讼起诉的时间条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 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内容的, 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规定的起诉期限。
A选项 :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某开发商在未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情况下,就组织对相关项目进行施工,在工程检查过程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出了责令停工并处以罚款的处罚决定,开发商不服,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则该行政处罚决定在诉讼期间( )。
A. 停止执行
B. 与法院协商处理执行与否
C. 请求政府部门决定
D. 不停止执行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据相关法律规定,在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具体来说,除非出现以下几种情形之一,否则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本案中的责令停工并处以罚款的处罚决定)在诉讼期间应当继续执行:
1. 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 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3. 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 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3、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应当( )。
A. 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B. 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行政行为
C. 判决确认无效
D. 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4、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 )人民法院管辖。
A. 原告所在地
B. 被告所在地
C. 限制人身自由地
D. 财产所在地
E. 中级人民法院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
5、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的情形是( )。
A. 行政行为超越职权
B.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
C. 被告不履行或迟延履行法定职责
D. 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E. 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BE选项可以判决变更。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第一,主要证据不足的;第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第三,违反法定程序的;第四,超越职权的;第五,滥用职权的;第六,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
选项A:行政行为超越职权,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变更和撤销不能等同);
选项C:被告不履行或迟延履行法定职责,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选项D: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