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424040 成本控制方法
一、价值工程成本控制原理
【案例】
某施工总承包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项目的施工成本,项目经理部将工程划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并对其功能进行了评分,根据合同及图纸等资料,得出其预算成本,见下表。企业下达的责任书中要求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成本降低率为6%,项目经理部计划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功能评分和预算成本
分部工程 功能评分 预算成本(万元)
基础工程 12 816
主体结构工程 32 2160
安装工程 18 1035
装饰装修工程 30 2048
屋面工程 8 523
合 计 100 6582
问题
(1)从价值工程原理可得到哪些提高价值的途径?
(2)价值工程中根据功能的不同特性,如何分类?
(3)求出各分部工程的功能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数)
(4)用价值工程方法确定价值分析的对象,求出目标,并确定功能改进程序。
答:
(1)提高价值的途径:
按价值工程的公式V=F/C分析,提高价值的途径有5条:
①功能 ↑,成本 —;
②功能 —,成本 ↓;
③功能 ↑,成本 ↓;
④辅助功能 ↓,成本 ↓↓;
⑤功能 ↑↑,成本 ↑。
(2)任何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即功能,这是存在于产品中的一种本质。根据功能的不同特性,可以将功能分为以下几类:
①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类: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②按功能的性质分类:功能可划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③按用户的需求分类:功能可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④按功能的量化标准分类:产品的功能可分为过剩功能与不足功能。
⑤按总体与局部分类:产品的功能可划分为总体功能和局部功能。
(3)计算分部工程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见下表。
价值工程计算表
分部工程 功能评分 功能系数 预算成本(万元) 成本系数 价值系数 目标成本 成本降低额
地下室工程 11 0.11 28.5 0.144 0.764 20.509 7.991
主体结构 36 0.36 78.25 0.395 0.911 67.122 11.128
装饰装修 4 0.34 56.80 0.286 1.189 63.393 -6.593
屋面工程 13 0.13 22.60 0.114 1.14 24.238 -1.638
门窗工程 6 0.06 12.20 0.0615 0.976 11.187 1.013
合 计 100 1.00 198.35 1.00 186.449 11.901
表中:总目标成本=预算成本×(1-6%)-198.35×94%-186.449万元
目标成本=总目标成本×功能系数
成本降低额=预算成本一目标成本
(4)由上表中可以看出: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门窗工程的价值系数均小于1.O,应作为价值改进对象。根据成本降低额的大小,功能改进顺序依次为:主体结构、地下室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二、用挣值法进行成本控制
已经完成预算费用BCWP=已经完成工程量×预算单价
计划完成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程量×预算单价
已经完成实际费用ACWP
成本偏差CV=BCWP-ACWP (简化成B-A)
=已经完成预算费用-已经完成实际费用
-,超支;+节约。
进度偏差SV=BCWP-BCWS (简化成P-BS)
=已经完成预算费用-计划完成预算费用
-,延误;+提前。
费用绩效CPI=BCWP/ACWP (简化成B/A)
进度绩效SPI=BCWP/BCWS (简化成B/BS)
大于1,为正就好
三、成本分析方法
对比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分析法
对比法:目标完成情况;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锁置换法,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
差额法: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
比率法:比较两个或几个指标间的变化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