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串通投标罪是指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23条的规定,串通投标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主体要件
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投标人,即参与投标活动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2. 客观要件
串通投标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 投标人之间私下协商确定投标价格;
- 投标人之间达成一致,轮流中标;
- 投标人之间互相提供虚假信息或资料,影响评标结果。
3. 主观要件
串通投标罪的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仍然实施串通投标的行为。
4. 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223条的规定,对串通投标罪的处罚如下:
- 对于一般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串通投标罪也适用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
案例分析
某建筑公司A和B在一次市政工程招标中,为了确保其中一方能够中标,双方私下协商确定了投标价格,并通过伪造资料的方式影响评标结果。最终,A公司中标。事后,该行为被监管部门发现,经调查确认为串通投标行为。法院依法判处A公司和B公司的负责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结
串通投标罪是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的重要法律手段。各参与方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一时之利而触犯法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科目: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考点:串通投标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