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二级建造师 /施工生产常见危险源

施工生产常见危险源

施工生产常见危险源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施工生产常见危险源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二级建造师
授课老师:赵春晓
所属科目: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6章 施工安全管理/6.2施工生产危险源与安全管理制度/6.2.1.施工生产危险源及其控制
所属版本:2024版

施工生产常见危险源介绍

1)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源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源。

2物体打击事故危险源

施工现场人员受到物体打击造成伤害事故来源于高处物体坠落物体飞溅

物体打击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3坍塌倾覆事故危险源

易发生坍塌倾覆事故的主要危险部位和施工过程有:基坑作业边坡作业人工挖孔桩施工、脚手架/防护架搭拆、模板工程搭拆、拆除工程施工、挡土墙施工、物料提升机、塔式起重机、滑模、接料平台、移动操作台等。

4)机械伤害事故危险源

机械伤害是机械设备运动(或静止状态)、机械设备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5)触电与火灾事故危险源

易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危险源有:施工现场涉及用电的机具、配电箱与开关箱、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线路、外电防护、配电室与配电装置、现场照明、电杆及支架、用电防护设施、个人使用安全防护品、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操作行为。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13 10:32:56

施工生产常见危险源考点试题

单选题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  )m及以上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
A . 2
B . 3
C . 4
D . 5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2m及以上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

多选题 2.下列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中,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有()
A . 现场存放的燃料
B . 焊工焊接操作不规范
C . 洞口临边缺少防护设施
D . 机械设备缺乏维护保养
E . 现场管理措施缺失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A选项错误,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BCDE选项正确,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以及防护措施缺乏或失效的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不良(环境不安全条件)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①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物的缺陷和物件堆放不当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的行为偏离被要求的标准,不能实现预计功能的现象。
③环境不良。环境不良是指人和物存在的环境不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④管理缺陷。管理缺陷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

单选题 3.建设工程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源是指坠落高度基准面在(  )及以上高处存在的危险因素。
A . 5m
B . 1.0M
C . 1.5m
D . 2.0m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源。

单选题 4.下列哪种施工过程的描述不会产生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源()。
A . 脚手架作业面脚手板未满铺
B . 施工电梯违规拆除防护
C . 高处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
D . 进入施工现场未佩戴安全帽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选项A、B、C属于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源,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源,主要部位和施工过程有:预留洞口,作业平台和作业面周边,通道与上下跑道两侧,物料提升设备及施工电梯进料口等部位,攀登作业、交叉作业、悬空作业等环节。主要危险因素有:作业面脚手板未满铺,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防护和立面防护, 或设置了防护但强度、刚度、高度不够或不严密,违规拆除或移动防护,高处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等。
D选项属于物体打击事故危险源

大咖讲解:施工生产常见危险源

赵春晓
注册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233网校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独家签约网课老师。某“双一流、211”高校副研究员、硕导,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造价师。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危险源分类及其控制

1)危险源分类

施工生产危险源是指施工现场及施工生产过程中危险的根源、可能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状态或行为,或两者的组合。

危险源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机械能、电能、势能、化学能、热能等)的根源,包括施工现场或施工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危险物质

能量源:电能、车辆、机械。

危险物质:氯气、炸药、苯。

(2)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以及防护措施缺乏或失效的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不良(环境不安全条件)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2)危险源控制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第一类危险源固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主要采用技术手段加以控制,包括消除能量源、约束或限制能量、屏蔽隔离、防护等技术手段,落实应急预案的保障措施。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通过管理手段加以控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规避环境不良(不安全条件),包括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危险源控制管理基础工作,明确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做好危险源控制管理,实施考核评价和奖惩等。

高频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

“危险源”由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三个要件组成,缺一不可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指用检查表方式将一系列检查项目列出进行分析,以确定装置、设备、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2)预先危险性分析【不等到施工开始就做好分析】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该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可借鉴用于施工生产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其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预先识别、分析和评价工程项目、装置、设备潜在的危险,或通过监控找出工程项目、装置、设备运行过程或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对策的方法。

4)事故树分析法【由结果找原因】

事故树分析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自下而上、一层层地寻找顶事件的直接原因事件和间接原因事件,直到基本原因事件,并用逻辑图将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的分析方法。

实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施工安全事故分析报告所归纳的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同样有助于危险源识别和评价。

高频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1)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规定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包括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分页标识###

2)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法定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法定职责有:

(1)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法定职责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法定职责如下:

(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3)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4)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5)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6)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7)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高频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

企业应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企业或项目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

企业应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企业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1)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基本要求

(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程序、职责及权限,落实责任,确保按规定提取和使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

(2)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编制年度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纳入企业财务预算,确保资金投入。

(3)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从成本(费用)中列支并专项核算

2)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原则

(1)筹措有章。

(2)支出有据。

(3)管理有序。

(4)监督有效。

3)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重点】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编制投标报价应包含并单列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竞标时不得删减

建设单位应在合同中单独约定并于工程开工日一个月内向承包单位支付至少50%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总包单位应在合同中单独约定并于分包工程开工日一个月内将至少50%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并监督使用,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工程竣工决算后结余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退回建设单位。【会有结余吗?】

高频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1)教育培训目的、对象和管理要求

对象:本单位全体从业人员及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

企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配合型)。

企业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协助企业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配合型】

2)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3)从业人员上岗培训

施工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企业、施工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4)其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2)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3)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A证)、项目负责人(B证)、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证)应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4.安全生产许可制度(333)

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住建部——全国性企业证书颁发、指导;

省厅——本省企业证书颁发;

有效期:3年,期满前3个月办理延期;

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3年。

高频

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单位应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范围: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新教材变化】

条件:(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

(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可以免予相关专业的培训。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

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复审的,应在期满前60日内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复审须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

高频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总要求

(1)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2)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2)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

建设单位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如实申报拟建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并提交对拟建工程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控和应急预案。

施工项目部应根据企业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开展危险源监控和管理。危险源监控和管理应遵循动态控制的原则。

2)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

(1)辨识施工现场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2)坚持危险源公示、告知制度。

(3)建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公示、控制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责任和责任人,认真组织实施。

(4)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对存在重大危险的施工部位或施工环节,应按专项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的技术要领。将重大危险源公示项目作为每天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安全交底内容,提高作业人员防范能力,规范安全行为。

(6)对从事重大危险施工部位或施工环节的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掌握作业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在作业活动中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并及时分析存在的不安全行为。

(7)保证用于重大危险源防护措施所需的费用及时划拨。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单独列支,保证专款专用。

(8)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9)建立重大危险源施工档案,每周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施工安全检查记录。

高频

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包括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人员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绝缘)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尘(毒)口罩等。

(1)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坚持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施工作业人员所在企业(包括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劳务企业等)必须按国家规定免费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更换已损坏或已到使用期限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

(2)劳动保护用品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3)企业应建立完善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规章制度。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管理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以保证劳动保护用品的质量具有可追溯性

(4)企业采购个人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带及其他劳动防护用品等,必须符合《头部防护安全帽》、《坠落防护安全带》及其他劳动保护用品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5)企业、施工作业人员,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记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6)企业应按照劳动保护用品采购管理制度的要求,明确企业内部有关部门、人员的采购管理职责。

(7)企业采购劳动保护用品时,应查验劳动保护用品生产厂家或供货商的生产、经营资格,验明商品合格证明和商品标识,以确保采购劳动保护用品的质量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8)企业应向劳动保护用品生产厂家或供货商索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检验报告复印件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得采购。

(9)企业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保证施工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施工项目部应有教育培训的记录,有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签名和时间。

(10)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并施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的质量和正确使用负责。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内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分包企业和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高频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施工设施、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制度

1)定期安全生产例会(月、周)

2)不定期安全生产会议:

(1)安全生产技术交底会。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对重大安全生产保障 措施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

(2)安全生产专题会。针对安全生产和特殊季节安全防范的需要,适时召开安全 生产专题会议。

(3)安全生产事故分析会。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事故分析会,教育事故单位,警示其他单位等,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安全生产现场会。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各类评比活动,适时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达到树立典型、推动后进,共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

3)班前会议

4)现场安全生产会议管理

添加二级建造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