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51、目前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有些厂家把新鲜的空气作为商品来销售,新鲜空气成为商品的原因有( )。
A.新鲜空气对人们有使用价值
B.在包装新鲜空气的过程中消耗了工人的劳动
C.厂家包装的新鲜空气以交换为最终目的
D.新鲜空气不经过厂家包装人们就无法获得
52、刘某22岁,为待业人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刘某的权利义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无需承担纳税义务
C.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53、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有( )。
A.间歇性精神病患者
B.未成年人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D.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三年的
54、下列各选项中,属于集体合同应当涉及的条款有( )。
A.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B.补充保险和福利、劳动安全与卫生
C.变更、解除、终结集体合同的程序
D.集体合同的期限和违背集体合同的责任
55、2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强调春耕的大忙时节,重点是( )。
A.防灾减灾抓好小麦的田间管理
B.压实责任落实春播面积
C.做好农资农机服务保障
D.抓好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
四、公文改错(1题,共10分)
56、下文至少存在5处严重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并予以修正。
《关于举办三八妇女节活动的通知》
根据公司工会2023年度组织文化活动计划,拟组织开展庆三八妇女节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一、活动时间地点:3月8日下午13:00,五楼大会议室
二、参加人员:公司下属所有女职工
三、活动项目:鲜花赠佳人,温馨抒情怀。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它受诗、书、绘画、文学等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滋养,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是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活动环节涉及:插花知识讲座、购买鲜花注意事项及日常保养、插花技巧及示范、学员互动等。
请以部门/子公司为单位,将报名表发至办公室。
办公室2023.2.23
①:公文标题不需要加书名号,删掉即可。
②:公文需明确主送对象,添加“各部门、子公司:”,确保通知传达范围清晰,避免执行主体模糊。
③:“公司下属所有女职工”易生歧义,且与结尾句冲突,应改成“公司所有女职工均可报名参加”。
④:“活动项目:鲜花赠佳人,温馨抒情怀。”容易产生误解。大段插花艺术的表述,喧宾夺主。活动项目和环节,条理不清。应改成“三、活动项目:插花知识讲座。活动环节涉及:购买鲜花注意事项及日常保养、插花技巧示范、学员互动等。”
⑤:尾段中,分隔号“/”用法错误,应改成“或”;缺少报名截止时间,应在两句之间,插入“请于X月XX日XX时前”,缺少邮箱,应改为“将报名表发至办公室XX邮箱”。
⑥:“报名表”应作为附件同时下发。需添加附件说明“附件:报名登记表”。
⑦:成文日期,书写格式不规范,原“2023.2.23”为非正式日期格式,应改为“2023年2月23日”,符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日期的规范写法(全称+汉字)。
五、材料写作题(1题,共30分)材料:
习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于中华民族而言,就如同一颗颗明星,照亮了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习总书记想借这句话号召全国人民把英雄作为真正要追的明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流量明星,真正的明星是能起到榜样的作用,是能号召全国人民一起奋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楷模人物毛相林,历经13年探索出“三色”经济,告诉我们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道理;钟南山院士逆行前往武汉,从科学的角度剖析疫情防控,带动了一大批医务工作者戮力同心,更说明了科学至上的重要性,他们都是人民的英雄。而在抗击疫情志愿活动中,无论严冬还是酷暑,核酸检测点、小区值守处总能看到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的身影;在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他们不辞辛苦、顾全大局,为了大家的环境,他们经常在道路上、楼院里捡拾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成了生活中“最接地气”的英雄。
英雄不问出处,就在大家的身边。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播正能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57、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请围绕“英雄精神”,结合自身情况构思一篇作文。自找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30分)
英雄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守。毛相林扎根重庆巫山县偏远山村,用13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天路”,带领村民种脐橙、搞旅游,探索出“三色”经济之路。这条路上,有他磨破的手掌、晒黑的脊梁,更有“改变全村命运”的执着。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久久为功”的韧劲,让“脱贫”从梦想变成现实。这种坚守,正是英雄精神的底色——不追求瞬间的光芒,而是以岁月为笔,在贫瘠的土地上书写奇迹。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英雄从不是天生的标签,而是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淬炼出的品格。
英雄精神,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84岁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一句“人传人”的警示划破迷雾,为抗疫争取了关键时间。他并非超人,却在危难时刻选择“逆行”,用专业与勇气筑牢防线。这种担当,不分年龄与职业:抗疫中,护士们剪掉长发、脸上勒出伤痕,志愿者们寒风中坚守岗位、传递物资,他们或许只是普通人,却在“需要”二字面前放下小我,成为守护他人的光。英雄精神从来不是孤胆英雄的独奏,而是千万人并肩作战的合唱,是“我不上谁上”的挺身而出,是“舍我其谁”的责任自觉。
英雄精神,更藏在“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平凡里。社区工作者每天穿梭于楼栋之间,调解矛盾、清理垃圾,用琐碎的付出维系着城市的温度;支教老师扎根山区,用知识为孩子打开窗,让希望跨越山海;快递小哥冒雨送货,只为准时将包裹送到客户手中……他们没有聚光灯的照耀,却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着“做好一件事”的本分。正如材料中所言,这些“最接地气”的英雄,用弯腰捡拾垃圾的动作、劝导文明的话语,诠释着“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英雄精神并非一定要波澜壮阔,有时,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及时的援手,就是对英雄精神最生动的注解。
站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或许成不了毛相林、钟南山那样的“明星”,但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英雄”。在学习中克服惰性,是对成长的担当;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对责任的坚守;在社会中传递善意,是对他人的温暖。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平凡的“微光”汇聚起来,便能照亮民族复兴的征途。
英雄从未远去,他们是历史长河中不灭的灯塔,更是我们身边可感可知的榜样。当我们以英雄为镜,以精神为舵,便会明白:追真正的“星”,不是仰望遥不可及的幻影,而是让自己成为光——这,才是对英雄精神最好的传承,也是对这个时代最有力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