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李强为()
A.全国人大委员长
B.全国政协主席
C.国务院总理
D.国务委员
72.2023年1月6日,从航天科技集团获悉,今年计划安排超50次航天发射任务,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载人空间站转入()模式。
A.退役推出
B.首发探索
C.快速建设
D.常态化运营
73.202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各级党校要坚守这个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A.立德树人、为党育才
B.立德树人、为党献策
C.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D.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74.2023年1月23日人社部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亿人。
A.5.5
B.6.2
C.8.2
D.10.5
75.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在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提到“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下列不属于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提到的今天的中国的是()。
A.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
B.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
C.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
D.今天的中国,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中国
第三部分:该部分均为申论写作题,请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写作要求”依次作答,76题10分,77题20分,请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书写。
材料一: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万亿元。步入2023年,在“拼经济”“促发展”“稳增长”号角声下预制菜产业作为中央政策鼓励的一类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多地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2月8日,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在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上表示,2023年将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动国联、恒兴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落地,打造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顺应当前全国性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高潮,支持格力电器牵头打造1000亿元规模的预制菜装备产业联盟,推动预制菜在珠海“接二连三”。同时,广东、广西、河南、山东等省份也明确将预制菜写进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广东已是第二次将“预制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中信建投食品饮料行业首席研究员安雅泽表示,预制菜并非凭空出现也不会昙花一现,消费者对于便捷生活、安全食物的追求,以及餐饮企业连锁化、降本增速的需求,共同引发了行业爆发式增长,而多年以来冷链物流基础、餐饮供应链建设,则为这次产业“盛宴”奠定了扎实基础。从终局视角看,在产品研发、渠道推广、品牌运营等方面具备综合优势的企业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有望脱颗而出,
材料二:
上海出台方案明确预制菜准入条件,颁出首张食品生产许可证:河南实施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特色功能食品等升级行动,打造预制菜生产基地……近年来,预制菜消费需求旺盛,年产值保持20%高增长率,经济效益较好,产业加速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加强产业引导,强化政策扶持,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章节,专门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所谓预制菜,是指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烹调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看。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对于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带动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预制菜的火热顺应了需求侧的变化,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多元需求。生产预制菜的“中央厨房”,通过工业化、标准化、定量化生产,精算出营养素含量,支持多样菜谱搭配,适应了个性化营养需求。同时,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有助于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初级品向卖制成品转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发展迅速,产品分类多样、品种繁多,且产业发展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市场消费等多环节、多部门,但目前预制菜行业管理主要参照食品相关标准,存在着标准不统一、质量难保证等安全风险。
材料三:
餐厅与预制菜的拉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爱恨,总是时刻挑动着多方神经。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预制菜工厂里的明星订单、餐厅热卖单品--酸菜鱼在不同餐厅的售价、用材、制作方式上均有差异。当问及酸菜鱼是否使用预制菜时,30余家餐厅均说了“不”,但65%受访餐厅的鱼并非后厨现宰杀。
预制菜加速面向C端后,消费端的争议不减,尤其是在餐厅是否可以或者是否被允许使用预制菜的问题上,多方讨论始终难有定论。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并致电不同品牌门店的30余家售卖酸菜鱼的餐厅,调查涉及的餐厅既包含太二酸菜鱼、鱼你在一起、渝是乎酸菜小鱼、姚姚酸菜鱼等主打酸菜鱼的连锁品牌,还包括峨嵋酒家、辣婆婆、渝八斗·江湖菜小馆、张记0826·金牌水煮鱼等售卖酸菜鱼的餐厅。售卖形式上,酸菜鱼分为按斤和按份售卖,不同品种的鱼类售价不同,一份售价约30-200余元之间不等。
当询问菜品是否是由预制菜制作而成,得到的结果多为:不是预制菜但并非活鱼现制。调查过程中,30余家餐厅并未承认店内的酸菜鱼为预制菜,但问及鱼是否为后厨现宰杀时,65%的餐厅表示使用的是购买的冷冻巴沙鱼块和中央厨房配送的鱼片,矛盾点由此而来,从哪个环节开始由后完成才不算预制菜,工厂提供的预制菜为何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到餐厅后厨?
预制菜在消费端一团谜,销售端从业者也说不清楚。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餐厅工作人员对于“预制菜”一词并不敏感,甚至还有工作人员并不清楚什么是预制菜。一家你的心跳酸菜小鱼门店工作人员就果断否认了门店的酸菜鱼是预制菜制作而成。他表示,预制菜是提前加工打包好的产品,储存时间较长,加热后便可食用:但门店内用来制作酸菜鱼的酸菜是腌制好的,蔬菜也都是当天准备,尽管用的是冷冻巴沙鱼,但与预制菜概念不同。从上述调查可见,少有餐厅能做到主材、辅材均完全现制,店员对预制菜概念的认知也较为模糊。
预制菜的确能提升消费者在家做饭的便捷度,但这事放在餐厅里,消费者未必愿意买单。2022年,#餐厅使用预制菜是否需告知顾客#登上热搜,不少消费者直言,去餐厅吃饭就
是为了现炒现吃,如果是预制菜还不如在家点个外卖。更多消费者希望餐厅有应对方式:可以接受预制菜,但餐厅应提前告知,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餐厅是否告知消费者店内食用的菜品为预制菜这事早已引发了讨论。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奥情热点中,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排名第四,社会影响力达到了87.5。其中包括由于一些餐饮商户或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了餐品由预制菜制作的情况,导致希望品尝厨师现炒餐品的消费者感觉“受到了欺骗”。
材料四:
4月14日,第108国糖会幕与往会议相糖酒会首次设立了预制菜展区,并开展了一系列论坛活动。在此之前,预制菜行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预制菜产已经成为食品饮料产业中的焦点之一。
在糖酒会期间举行的中国预制菜零售高峰论坛上,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院长听原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她认为,在中国预制菜重心从B端向C端转化的过程中,亟待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和标准体系。
预制菜井非新鲜事物,欧美等地区的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便已经兴起,并已经形成了完成了产业链布局。近些年来,国内预制菜产业也有了很大规模的提升,但主要集中在ToB端口。疫情的出现,催化了预制菜市场的发展,尤其是ToC端市场快速崛起。有的大型预制菜企业的C端销售占比甚至已经过半。
“B端和C端预制菜的包装、营销模式、品牌推广和产品标准都存在很大差异。”听原表示如果企业完全采用以前针对B端的销售模式来应对C端,可能并不能适应行业的变化。在她看来,经历疫情后,终端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人们一开始认为预制菜是为更方便,到现在这种认知依然占据主流位置。”听原认为,但消费者也正在意识到,预制菜也可以更健康、更安全。
“这种认知的变化其实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昕原称,行业都是从无序的竞争到产品标准化,品质化的阶段。而消费者对产品也会从一开始的简单需求,到丰富需求和品牌追求,
消费者对于菜品的健康营养有着更多的诉求,这就需要厂商在这方面下功夫,“要让消费者能吃的明明白白、健健康康”
对于预制菜产业的趋势,昕原表示,当前的确可以称作是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以来,多地陆续出台预制菜产业发展意见,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大以及B端降本增效叠加C端方便快捷的诉求,预制菜行业前景是明确的。
但她同时也指出,长远来看,行业一定会处于“波动性”增长的态势。只有在经历过大浪淘沙后,拥有更优质经营模式的企业才能够存活下来,发展下去。
昕原也给出了她的建议。她表示,每一个经营主体都是要找到自己不亏钱的方式,先把品牌建设起来,然后再考虑怎么发展,“如果参与者没有明确的策略,那么大概率会形成一堆库存”。
随着预制菜品类不断丰富、消费场景日益多元化,如何能让预制菜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帮助企业更好发展,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难题。
对此,昕原认为,如果预制菜单纯地走方便速食路线,它的品牌空间、溢价空间、增值空间、产业空间是很有限的。预制菜一定要走产品标准化到营养标准化的道路,行业才有更好的未来。
“每一种预制菜产品都应该拥有自己的营养属性,有自己的食材追溯,以及自己的感官评价体系。”她表示,营养标准评价体系的建立,对C端来说是一个正向的指南,让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因为消费者想吃到更加方便、标准化、健康营养、美味综合能力越来越强的产品。对于企业而言,预制菜质量安全风险主要源自原料端、运输端、仓储端,通过标准体系建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昕原的说法也得到了从业人士的佐证。在中国预制菜零售高峰论坛上,有预制菜企业分享时特别提到,其C端的发展得益于“中餐工业化”,以工艺和设备为依托较大程度地提升“菜品口味的复原度"
“让预制菜的生产侧是可视、可测、可追溯、可分级的,消费侧则可以满足人们的正餐常态化需求,这是预制菜的本质。”昕原表示。
虽然方向是明确的,但听原也坦言,建立营养标准化体系是一块硬骨头。她表示,中国菜博大精深,菜品很丰富,配料很多,梳理美食产品通用链路和品类评价标准,开展食材真实性追溯、营养成分检测、专业感官品鉴、定性定量评级,这些工作都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企业全面地参与。
写作要求:
76.今年的预制菜格外火热,春节期间,预制菜从小众餐桌走进大众年夜饭的菜单。结合材料及你了解到的,谈谈预制菜的走红,都有哪些原因?(10分)
要求:(1)内容全面,见解深刻;
(2)条理清晰,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3)字数不超过400字。
查看答案:略
77.请阅读上述材料,以“预制菜健康持续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20分)
要求:(1)观点鲜明,立意明确,见解深刻;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条理清晰,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4)字数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