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刘晓晨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五章 小组工作方法 /第四节 小组工作技巧/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所属版本:2025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介绍

(一)扣紧小组目标:
1、社会工作者在设计小组活动方案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清楚小组的目标。
2、要围绕总目标,根据小组工作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设计好相适应的小组活动方案。
(二)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
1、分析组员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
2、了解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成长中主要问题。
(三)小组活动基本要素:
1、小组目标: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2、小组活动参与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
3、小组规模:参与人数
4、小组活动时间、组员的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小组活动环境设计、资源供应与经费预算、小组活动强度、预期结果、防止和处理意外事件预案、总结与奖励。
(四)经验分享环节:
分享彼此经验,鼓励组员发表参与小组活动的感受,讨论彼此在小组活动中的成长经验。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2:59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范与机构督导员讨论面向不同服务对象的小组活动方案,下列小组活动设计中,最适宜的是( )。
A . 为幼儿园小朋友开设儿童社交小组,将每节时长定为10-20分钟
B . 为处于婚姻危机中的夫妻开设辅导小组,将小组的规模定为30人
C . 为青少年开设的户外拓展训练营,以完成每项拓展活动为最终目标
D . 为小学生开设的性教育小组,将一年级与六年级的学生安排在一起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分析每一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考虑,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组员当下的能力得以适应的小组活动。只有这样,小组活动方能做到有效和精彩。活动性、辅导性的小组人数30-50人均可。故A错误,B正确。
C选项错误,错在最终目标不应该是是否完成活动,而是是否促进了青少年成长。
D选项错误,不应该把一年与六年级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故错误。

单选题 2.社会工作者张莉对某社区的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有一些青少年整天游手好闲,对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对就业形势缺乏了解,对职业生涯缺少规划。为此,张莉设计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小组,招募了11名社区青少年。通过两个多月的小组活动,这批青少年的态度和行为有了改变,自信心明显增强,家长和邻居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且每个人都制定了详细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开始付诸实施。张莉在设计小组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技巧是( )
A . 经验分享环节
B . 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
C . 扣紧小组目标
D . 考虑组员的特征和能力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紧扣小组目标:小组活动只是实现小组工作目标的中介性工具。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设计小组活动方案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小组工作的目标。要围绕小组工作的总目标或最终目标,根据小组工作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设计好与这些阶段相适应的一系列小组活动方案。故C选项正确。
A.经验分享环节:不同阶段的小组活动方案,都应该包含经验分享环节,都须预留一定的时间让组员分享彼此的经验,鼓励组员发表参与小组活动的感受,讨论彼此在小组活动中的成长经验,总结有益的启示。实际上,经验分享的环节,也是社会工作者评估小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环节之一。
B.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小组活动的目标(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和小组活动的参与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
D.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分析每一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扣紧小组目标。在设计小组活动时,首要任务是明确小组的工作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目标的实现。

单选题 3.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范与机构督导员讨论面向不同服务对象的小组活动方案,下列小组活动设计中,最适宜的是( )。
A . 为幼儿园小朋友开设儿童社交小组,将每节时长定为10-20分钟
B . 为处于婚姻危机中的夫妻开设辅导小组,将小组的规模定为30人
C . 为青少年开设的户外拓展训练营,以完成每项拓展活动为最终目标
D . 为小学生开设的性教育小组,将一年级与六年级的学生安排在一起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分析每一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考虑,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组员当下的能力得以适应的小组活动。只有这样,小组活动方能做到有效和精彩。活动性、辅导性的小组人数30-50人均可。故A错误,B正确。
C选项错误,错在最终目标不应该是是否完成活动,而是是否促进了青少年成长。
D选项错误,不应该把一年与六年级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故错误。

单选题 4.社会工作者小王正在设计邻里互动小组中的最后一节活动“邻里茶话会”。她的活动设计方案中包括茶话会的目标、参与者信息、活动流程、时间安排、组员角色、场地布置、活动成效评估方法、预计困难及应对措施。项目主任提醒她在方案中还应该包括(  )。
A . 茶话会的经费预算表
B . 互助小组的发展方案
C . 居民对茶话会的建议
D . 对该社区的情况介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任何一个小组活动的设计都必须包含如下的基本要素:
小组活动的目标,包括总体性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小组活动的参与者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
小组活动的规模
,即参加的人数;
小组活动的时间分配
组员的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小组活动的环境设计,如活动场地、设施等;
小组活动的资源供应与经费预算小组活动的强度分布;
小组活动的预期结果
防止和处理意外事件的预案;总结与奖励。故还缺少A选项。
A. 茶话会的经费预算表:这是必要的,因为任何活动都需要资金支持来购买物资或支付相关费用。没有详细的经费预算,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当或者财务混乱。
B. 互助小组的发展方案:题目中明确指出是“邻里茶话会”的最后一节活动,因此发展方案并不是当前活动设计方案的核心内容。
C. 居民对茶话会的建议:这更多地属于前期准备阶段的工作,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并不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列出。
D. 对该社区的情况介绍:这通常是在制定整个项目计划时就需要考虑的因素,并非单独一次活动设计所必须包含的部分。

单选题 5.关于小组目标制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组目标要强调组内的禁止事项
B . 小组目标要弹性安排活动时间
C . 小组目标要超越组员的能力限制
D . 小组目标要可测量且可评估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确定小组工作的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目标清楚,可以测量和评估;(2)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定,以便小组组员清楚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目标;(3)目标要适合小组组员的实际能力;(4)具体目标之间的相容性,不能相互冲突;(5)目标的表述尽量使用正面的肯定性语言或词汇,以便小组组员明确知道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而非强调不该做什么事情。
选项A:“小组目标要强调组内的禁止事项”是错误的。根据小组目标制定的原则,目标的表述应尽量使用正面的肯定性语言,强调组员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强调不该做的事情。因此,A选项不符合小组目标制定的原则。
选项B:“小组目标要弹性安排活动时间”是错误的。小组目标需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定,以便组员清楚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目标。弹性安排时间会导致目标不明确,影响小组工作的效果。因此,B选项不符合小组目标制定的原则。
选项C:“小组目标要超越组员的能力限制”是错误的。小组目标应适合组员的实际能力,不能超越组员的能力限制,否则会导致组员无法完成任务,影响小组的进展。因此,C选项不符合小组目标制定的原则。
选项D:“小组目标要可测量且可评估”是正确的。根据小组目标制定的原则,目标应清楚明确,可以测量和评估。这有助于组员和社工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因此,D选项符合小组目标制定的原则。
本题中,小组目标要可测量且可评估符合目标确定的原则。因此选D。

大咖讲解: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马海燕
社会工作者
高校高级教师,社会工作师,多家社工机构督导,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
查看老师课程
张菡
社会工作者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沟通与互动技巧

沟通与互动技巧 

1.与组员沟通的技巧 
(1)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 
(2)专注与倾听 
(3)积极回应 
(4)适当自我表露 
(5)对信息进行磋商 
(6)适当帮助梳理 
(7)及时进行小结 
2.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 
(1)提醒组员相互倾听 
(2)鼓励组员相互表达 
(3)帮助组员相互理解 
(4)促进组员相互回馈 
(5)示范引导

高频

小组讨论技巧

小组讨论技巧 
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 
(1)选择合适的主题 
(2)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 
(3)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 
(4)安排活动的环境 
(5)挑选合适的参与者 
(6)准备好讨论草案 
2.主持小组讨论 
(1)开场的技巧 
(2)了解的技巧 
(3)提问的技巧 
(4)鼓励的技巧 
(5)限制的技巧 
(6)沉默的技巧 
(7)中立的技巧 
(8)摘述的技巧 
(9)引导的技巧 
(10)讨论结束的技巧 
高频

小组评估技巧

(1)小组工作的评估类型
作为研究方法的小组评估
①过程评估:小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评估,组员表现、社会工作者表现和技巧。
②结果评估:对小组结果进行评估,通过收集组员对小组内容、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表现等评价,检测是否完成目标。
作为工作方法的小组评估
①组前计划评估:评估小组的设计和计划过程。它主要包括收集相关资料。
②小组需求评估:小组整体需求、组员的需求和小组环境需求
③小组过程评估:在小组发展中,收集相关资料,以显示组员变化和小组的发展过程状况。
④小组效果评估:在小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会设计一些问卷或量表,让组员根据自己的改变状况,来评估小组的效果。
常用方法:小组结束后的跟进访谈、组员自评报告、小组目标实现表、满意度量表、小组感受卡等。
(2)评估的一般流程
①评估方案的制订
②评估体系的建立
③各评估要素之间的联系
④按照评估流程实施评估
⑤评估后审核
⑥编写评估报告
(3)评估资料的收集
①测量工具的选择
小组记录、个人自我报告、分析报告\目标达成量表(GAS)、任务完成量表(TAS)和心理测量量表
②资料收集
资料来源的多样性、收集资料、谁来评估
③资料收集中常见问题
组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非干扰性观察与干扰性观察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