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认识社区

认识社区

认识社区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认识社区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刘晓晨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六章 社区工作方法/第三节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认识社区
所属版本:2025

认识社区介绍

认识社区
任务:对社区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分析的重点是社区基本情况分析,社区问题和社区需要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社区的地理环境
社区内的人口状况
社区内的资源
社区内的权力结构
社区的文化特色
(二)社区问题分析
1.描述问题(客观事实;主观感知和觉察)
2.界定问题
3.明确问题的范围(大小、严重程度)
4.问题的起源和动力(行动)
(三)社区需要分析
1.规范性需求(专家权威)
2.感觉性需求(期望表述)
3.表达性需求(行动表达)
4.比较性需求(基于比较)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00
进入社区之初,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进入社区之初,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进入社区之初,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任务:对社区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分析的重点是社区基本情况分析,社区问题和社区需要分析。刷题推荐233网校app-题库-章节题\真题\模拟题,下载233网校ap
2024-10-31 浏览:79
社区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社区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社区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哪些方面?1、社区地理环境分析;2、人口状况;3、社区内的资源(1)资源所在位置和日常运作及对社区居民的影响;(2)资源能利用情况;(3)社区居民参与状况。4、社区内的权利结构;5
2024-10-31 浏览:149
如何进行社区问题分析?

如何进行社区问题分析?

如何进行社区问题分析?1.描述问题(客观事实;主观感知和觉察)2.界定问题3.明确问题的范围(大小、严重程度)4.问题的起源和动力(行动)刷题推荐233网校app-题库-章节题\真题\模拟题,下载23
2024-10-31 浏览:135
社区需要的类型有哪几种?

社区需要的类型有哪几种?

社区需要的类型有哪几种?1、规范型需要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规定或规范,所指出特定需要标准。2、感觉型需要当社区居民大部分感觉到某些需要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来时,便是感
2024-10-31 浏览:1912
如何认识社区?

如何认识社区?

如何认识社区?重点主要内容基本情况分析1、社区地理环境分析;2、人口状况;3、社区内的资源(1)资源所在位置和日常运作及对社区居民的影响;(2)资源能利用情况;(3)社区居民参与状况。4、社区内的权利
2024-10-31 浏览:151

认识社区考点试题

单选题 1.社区社会工作者小杨针对“宠物狗随地大小便”问题召开社区居民会议,引导居民对该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进行讨论。从社区分析的角度看,小杨的做法属于()
A . 探寻问题起源
B . 界定问题
C . 明确问题范围
D . 描述问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明确问题的范围是指,分析社区问题时还需要弄清楚问题的范围,以判断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
本题中,小杨引导“对该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进行讨论”是问题范围的内容。故选C选项。
A.问题的起源和动力:社会工作者需要找出导致社区问题产生、蔓延和加剧的原因,并进而发掘和思考解决这一问题可能的动力因素,如是否有可以解决问题的人或机构?行动的方法如何?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行动?人们愿意为行动作哪些贡献?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以初步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B.界定问题:在弄清社区问题的症状之后,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对问题进行界定,以明确问题的性质,社会工作者在界定社区问题时应提出并回答如下问题:这种状况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它是一个问题?谁认为它是一个问题?解决办法有哪些?什么样的办法可能被接受?它背后还存在更大的问题吗?另外,社会工作者还应意识到,不同立场的社区成员、社会工作者本人以及机构的价值观都会影响对社区问题的界定。
D.描述问题:对问题的描述是认识问题的起点,意在弄清问题的表现或者症状。社会工作者在描述问题时不应只关注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状况,还要关注社区成员对现状的感知和察觉,明白居民对问题的认识和描述,理解居民对问题的体验感受。
题目中,小杨引导居民讨论“宠物狗随地大小便”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这属于 明确问题的范围,即判断问题的规模和影响程度。因此,正确答案是 C。

单选题 2.某社区养老院综合改建的申请已获批复同意。近日,院方着手制定改建方案。下列改建方案内容中,体现表达型需要的是( )
A . 应当按市相关文件中的床位比进行人员配置
B . 建议参照邻市养老机构的标准配备康复器材
C . 希望在现有基础上大幅缩短入院排队等候时间
D . 认为综合改建工程完工后应保持长期领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型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型需要。表达型需要主要反映了对社会服务数量上的需求,但不一定表示对服务质量的不满意。此外,表达型需要不仅来自个人,也来自团体。
A选项属于规范型需要
B选项属于比较型需要
C选项属于表达型需要
D选项属于感觉型需要

单选题 3.为了配合街道拆除违章建筑的工作,社会工作者老岳走访了社区的一些老住户和居民骨干,了解社区“违建”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后来的发展情况。老岳开展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
A . 分析社区“违建”问题的来龙去脉
B . 研判社区“违建”问题的严重程度
C . 了解居民对社区“违建”问题的感受
D . 发掘解决社区“违建”问题的关键人物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描述社工走访社区居民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社区“违建”形成原因,发展情况,即了解社区“违建”问题的来龙去脉,故选择A项。
题干没有涉及问题到严重程度,排除B选项;也没有请居民表达感受,排除C选项;没有体现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排除D选项。

单选题 4.不应只关注客观事实,还要关注社区成员对现状的感 知和觉察,这属于社区问题分析的()
A . 描述问题
B . 界定问题
C . 明确问题的范围
D . 问题的起源和动力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社区问题分析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对问题进行描述。描述问题的目的是弄清问题的表现或症状。任何社区问题都是客观事实与主观感知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社会工作者在描述问题时,不仅要关注社区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状况,还要关注社区成员对现状的感知和觉察,理解居民对问题的认识和描述,以及他们对问题的体验感受。(故选A)
选项B“界定问题”是指在描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性质,为解决问题提供方向。
选项C“明确问题的范围”是分析社区问题时需要弄清楚问题的范围,以判断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
选项D“问题的起源和动力”是找出导致社区问题产生、蔓延和加剧的原因,并考虑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单选题 5.居住在路北小区的李大爷是独居老人,身患残疾,找到社会工作者小明,希望每月能得到100元的残疾人补贴,原因是路南小区的残疾人补贴已经开始下发,李大爷的这种需要属于(  )。
A . 规范型需要
B . 感觉型需要
C . 表达型需要
D . 比较型需要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需要的类型主要有规范型需要、感觉型需要、表达型需要、比较型需要。
D.比较型需要: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与某种事物所作的比较。如一些居民获得了服务,但另一些相类似的人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服务,这些不知者在他们了解这些情况后便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产生的需要称为比较性需要。比较型需要可以由居民提出,也可由专家提出。
A.规范型需要:这种需要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规定或规范,所指出的特定需要标准。
B.感觉型需要: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并作出回应时,其反应就是感觉型需要。
C.表达型需要: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型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型需要。

结合题干描述“路北小区未发放残疾人补贴、路南小区已下发残疾人补贴”可知为比较型需要,故答案为D选项。

大咖讲解:认识社区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马海燕
社会工作者
高校高级教师,社会工作师,多家社工机构督导,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
查看老师课程
张菡
社会工作者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进入社区

进入社区
(一)进入之前的准备
1.了解自己所任职的机构
2.了解机构分工和自己的工作内容
3.认识同事
(二)进入社区的方式
1.积极参与社区重要活动
2.主办社区活动
3.积极介入社区事务
4.经常出现在居民之中
5.报道社区活动

高频

建立和发展社区组织

建立和发展社区组织
(一)建立社区组织
1.招收成员
2.订立组织规则
3.推选领导者
4.建立工作小组
5.筹措经费
(二)管理社区组织
(1)服务规划(长短期规划)
(2)行销管理(产品、社会、观念、组织)
(3)财务管理(经费、预算、总务与会计)
(4)人力资源管理(专职、志愿者)
(5)研究与发展(服务方案评估、开发、评估、引领变迁)

高频

制订社区工作计划

制订社区工作计划
(一)明确目标
1.目标的构成:整体目标、阶段目标
2.制定目标的原则:社区参与、社区自决
(二)制定策略
1.提出策略
2.评估策略
3.筛选策略
(三)设计方案

高频

实施社区工作计划

实施社区工作计划
(一)管理社区资源
资源分析:了解已有,对照所需
资源开发:人力:志愿者招募;资金:活动经费筹措
资源连接:正式资源连接、非正式资源连接
资源维系:合理规划不浪费;多方寻求有保障;公开透明形象好;关系稳定常联系
(二)执行工作方案
1.筹备
2.开展
3.结束

高频

社区工作评估

社区工作评估
工作任务:确定服务的成果及其有效性
(一)评估的分类
过程评估:对工作过程质与量的评估,投入的资源、人员配置、一系列工作的优先次序、各个程序的进展状况
成果评估:考察工作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定的目标
效益评估: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析

(二)评估的步骤
1.明确评估目标
2.建立测评标准
3.设计评估研究方案
4.收集与分析资料
5.使用评估结果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