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设定目的和目标

设定目的和目标

设定目的和目标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设定目的和目标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第三节 计 划/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设定目的和目标介绍

设定目的和目标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成长;

(5)目标要可测量、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6)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利弊;

(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专题更新时间:2023/12/29 15:27:46

设定目的和目标考点试题

单选题 1.小陈随丈夫从小城镇移到了大城市,丈夫常常出差,没有时间陪她,小陈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朋友,非常孤单,几次应聘工作失败,感到很沮丧,为此,小陈找到社会工作者大李寻求相助,大李与小陈一同就需要解决的问题定了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并一 一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优先顺序。大李此举的目的是为了( )。
A . 解释服务目标
B . 选择服务方案
C . 筛选服务目标
D . 执行服务方案
去答题练习
单选题 2.某全国性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专业服务相结合,积极践行社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专业价值理念,组织部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对高村开展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在制订服务计划时,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小薛在村民会上说:“现在大家都明确了咱村实施乡村振兴所存在的困难,齐心协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努力的方向来,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向富强,大伙说说,你觉得什么问题最重要,咱们先从哪里开始,好吧?”上述工作所运用的方法是( )。
A . 确定服务对象需要
B . 向服务对象解释所设定的目标
C . 确定服务对象问题
D . 向服务对象解释所设定目标的目的
去答题练习
单选题 3. 初二学生小强经常与同学吵架,老师为此批评过他很多次,小强说自己知道不应该这样做,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为了帮助小强,社会工作者与他一起确定了改变的目标。以下属于正面目标陈述的是( )。
A . 降低情绪失控的频次
B . 记录与同学争吵的次数
C . 减少与同学争吵的次数
D . 增加与同学心平气和沟通的次数
去答题练习
多选题 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工作的介入系统的有( )。
A . 个人和家庭
B . 社会机构
C . 社区
D . 宏观社会系统
E . 小组
去答题练习
单选题 5.某全国性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专业服务相结合,积极践行社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专业价值理念,组织部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对口农村开展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在制订服务计划时,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小薛在村民会上说:“现在大家都明确了咱村实施乡村振兴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大家需要齐心协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向富强。下面,大伙说说,你觉得什么问题最重要,咱们先从哪里开始,好吧?”上述工作所运用的方法是()
A . 确定服务对象需要
B . 向服务对象解释所设定的目标
C . 确定服务对象问题
D . 向服务对象解释所设定目标的目的
去答题练习

大咖讲解:设定目的和目标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孙江涛
社会工作者
硕士,高校老师,并担任多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理事与督导。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服务计划的构成

服务计划的构成
“计划”是一个理性思考及做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是介入行动的蓝图。
(1)目的和目标:目的是指总体介入工作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则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关注的问题是指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改善的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的问题;关注的对象是指介入行动要改变的人和系统,包括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介入可以采用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和政策倡导等多种方法;而介入行动则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多种行动。
高频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详细和具体
4.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高频

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成长;

(5)目标要可测量、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6)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利弊;

(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①个人 ②家庭 ③小组 ④社区 ⑤宏观社会系统。

(2)选择行动内容: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高频

制订行动计划

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①个人 ②家庭 ③小组 ④社区 ⑤宏观社会系统。

(2)选择行动内容: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