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服务计划的构成

服务计划的构成

服务计划的构成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服务计划的构成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第三节 计 划/服务计划的构成
所属版本:2025

服务计划的构成介绍

服务计划的构成
“计划”是一个理性思考及做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是介入行动的蓝图。
(1)目的和目标:目的是指总体介入工作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则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关注的问题是指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改善的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的问题;关注的对象是指介入行动要改变的人和系统,包括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介入可以采用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和政策倡导等多种方法;而介入行动则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多种行动。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14

服务计划的构成考点试题

单选题 1.( )是一个理性思考及作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A . 评估
B . 计划
C . 接案
D . 结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计划的概念
B选项,“计划”一个理性思考及作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B选项正确)。所以,计划是为下一步的介入行动服务的,也是介入行动的蓝图。计划是发展有效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的过程,也是决策行动的过程。
C选项,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因此,成功的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前提。
A选项,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 过程。
D选项,结案就是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经有能力自己应对和解决问 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 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多选题 2.经过会谈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最近小力之所以成绩下降、逃学、常有攻击性行为,是因为其父母最近在闹离婚,父亲有外遇不回家,母亲的愤怒无处发泄,于是就对小力实施暴力。针对这些情况,社会工作者在制订服务计划时,确定( )为关注的对象。
A . 小力的老师
B . 小力的同学
C . 小力的母亲
D . 小力
E . 小力的父亲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关注的对象是指介入行动要改变的人和系统,包括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由于在整个介入工作中要达到的介入目标不止一个,可能涉及不同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所以在每个具体目标下要详细列明关注的对象。
题干当中主要描述了小力的问题主要与其母亲、父亲有关,故社工的关注对象可以是小力、小力的母亲、小力的父亲。故选CDE。
AB选项题目中未提到,故不选。

单选题 3.物质支持属于社会工作中的( )。
A . 介入原则
B . 介入方法
C . 介入行动
D . 介入目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除工作目的和目标、关注问题和对象之外,计划中还要包括介入所要采用的方法和具体行动。介入可以采用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和政策倡导等多种方法(B选项错误),而介入行动则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C选项正确)、心理辅导等多种行动。故选C选项。
D选项错误,目的是指总体介入工作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则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实现了一个个 具体的目标,就能达到总体的目的。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目标时,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分阶段完成,最后实现改变的总目的。
A选项,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二)个别化
(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五)瞄准服务目标
(六)考虑经济效益

多选题 4.社会工作的介入行动包括( )。
A . 危机干预
B . 物质支持
C . 心理辅导
D . 以人为本
E . 个别化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介入可以采用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和政策倡导等多种方法;而介入行动则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多种行动,故ABC选项正确。
DE属于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单选题 5.下列对目的与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目标是工作的大方向,是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
B . 实现了一个个具体的目的,就能达到总体的目标
C . 目的是总体介入要达到的方向,目标是具体的工作指标
D . 目的是可以测量的,目标不可测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目的是指总体介入工作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则是具体的工作指标(C选项正确)。实现了一个个的具体目标,就能达到总体的目的(B选项错误)。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目标时,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分阶段完成,最后达到改变的总目的。"目的"是指服务总体上要达到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A选项错误),通常是不可测量的(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大咖讲解:服务计划的构成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详细和具体
4.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高频

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成长;

(5)目标要可测量、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6)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利弊;

(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①个人 ②家庭 ③小组 ④社区 ⑤宏观社会系统。

(2)选择行动内容: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高频

设定目的和目标

设定目的和目标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成长;

(5)目标要可测量、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6)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利弊;

(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高频

制订行动计划

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①个人 ②家庭 ③小组 ④社区 ⑤宏观社会系统。

(2)选择行动内容: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