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制订行动计划

制订行动计划

制订行动计划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制订行动计划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第三节 计 划/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制订行动计划介绍

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①个人 ②家庭 ③小组 ④社区 ⑤宏观社会系统。

(2)选择行动内容: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专题更新时间:2023/12/29 15:27:46

制订行动计划考点试题

单选题 1.为吸毒人员提供戒毒所,为患有精神病的患者提供精神病医院、疗养院、为流浪乞讨人员服务的社会救助等属于介入行动中的( )。
A . 危机干预
B . 经济救助
C . 社会援助
D . 安置服务
去答题练习
单选题 2.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领养家庭和少年管教所一类的介入行动基本属于( )。
A . 危机干预
B . 资源整合
C . 经济援助
D . 安置服务
去答题练习
多选题 3.常见的临时性经济援助包括( )。
A . 紧急医疗救助
B . 特别教育补助
C . 正式制度性帮助
D . 临时性的物质帮助
E . 从非正式社会网络和资源系统获取的资源
去答题练习
单选题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设定目的和目标”层面的工作程序的是( )。
A . 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B . 选择介入系统
C . 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D . 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去答题练习
单选题 5.社会工作者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说明,进行建立和串联资源网络,属于( )的介入行动。
A . 危机干预
B . 安置服务
C . 资源整合
D . 经济援助
去答题练习

大咖讲解:制订行动计划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孙江涛
社会工作者
硕士,高校老师,并担任多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理事与督导。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服务计划的构成

服务计划的构成
“计划”是一个理性思考及做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是介入行动的蓝图。
(1)目的和目标:目的是指总体介入工作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则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关注的问题是指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改善的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的问题;关注的对象是指介入行动要改变的人和系统,包括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介入可以采用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和政策倡导等多种方法;而介入行动则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多种行动。
高频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详细和具体
4.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高频

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成长;

(5)目标要可测量、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6)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利弊;

(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①个人 ②家庭 ③小组 ④社区 ⑤宏观社会系统。

(2)选择行动内容: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高频

设定目的和目标

设定目的和目标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成长;

(5)目标要可测量、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6)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利弊;

(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