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十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第三节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学校社会工作传统方法创新
所属版本:2025

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介绍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
(1)友善校园环境营造;(2)友善社区营造;(3)友善家庭营造。
2、二级介入:面对高关怀人群——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
(1)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风险高关怀人群
(2)介入策略;开设主题小组,特殊组员进行个案辅导。
3、三级介入: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
(1)服务被欺凌者危机介入;(2)服务欺凌者;(3)服务情境中人;(4)服务特殊情境的人——老师。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50
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社区工作方法包括哪些?

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社区工作方法包括哪些?

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社区工作方法包括哪些?1、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1)友善校园环境营造;(2)友善社区营造;(3)友善家庭营造。2、二级介入:面对高关怀人群——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1)
2025-02-09 浏览:267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初级介入方法包括哪些?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初级介入方法包括哪些?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初级介入方法包括哪些?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1)友善校园环境营造;(2)友善社区营造;(3)友善家庭营造。刷题推荐233网校app-题库-章节题\真题\模拟题,
2025-02-09 浏览:66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二级介入方法包括哪些?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二级介入方法包括哪些?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二级介入方法包括哪些?二级介入:面对高关怀人群——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1)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风险高关怀人群(2)介入策略;开设主题小组,特殊组员进行个案辅导。刷题推荐233网
2025-02-09 浏览:61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三级介入方法包括哪些?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三级介入方法包括哪些?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三级介入方法包括哪些?三级介入: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1)服务被欺凌者危机介入;(2)服务欺凌者;(3)服务情境中人;(4)服务特殊情境的人—
2025-02-09 浏览:53

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考点试题

多选题 1.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践行“校家社”联动理念,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从初级介入的角度预防校园欺凌。根据初级介入的要求,小李适宜的做法有()
A . 通过戏剧表演、演讲竞赛等活动营造友善校园
B . 用小组方法为有欺凌经历的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C . 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等方式营造友善社区
D . 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引导老师形成正确的认知
E . 通过语言表达及行为训练改善学生的家庭关系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
(1)友善校园营造。
(2)友善社区营造。
(3)友善家庭营造
ACE选项正确,通过以上“家校社”联动,营造人人以欺凌为耻、以友善为荣的文化氛围,从而杜绝校园欺凌;
B选项错误,属于二级或三级介入;
D选项错误,属于三级介入。

单选题 2.学校社会工作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创新要坚持"一个理念两个兼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坚持"家校社"联动的理念
B . 兼顾校园社区及校外社区
C . 在兼顾为学生服务及学生服务社区同时,为学生创造服务社区、贡献社区的机会
D . 社工为学生服务,学生不需要为社区服务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学校社会工作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创新要坚持“一个理念两个兼顾”。
“一个理念”是指,坚持“家校社”联动的理念(A选项正确)
“两个兼顾”是指,兼顾校园社区及校外社区(B选项正确)。也就是说运用社区工作方法为学生服务既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在兼顾为学生服务及学生服务社区,即链接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福利服务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服务社区、贡献社区的机会(C选项正确),以体验价值感。
选项 D 错误,因为学生也需要参与社区服务。注意,题目问的是【错误】的,故选D选项。

单选题 3.为预防校园欺凌问题的发生,社会工作者小肖在他服务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学生开设互动体验课程,内化“友爱互助”的理念,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体验式培训,促进建立管理机制,与家长讨论制订关爱家庭标准,指导家长进行关爱家庭建设。小肖的上述服务是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预防校园欺凌的()介入。
A . 初级
B . 二级
C . 三级
D . 四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
(1)友善校园营造。学校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德育、心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等相关学生服务的人员联手合作,出台综合性服务方案,面向学校全员进行集体动员,通过校园文化展示、文化课程渗透、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与执行、民间戏剧表演、演讲竞赛、友善班级及友善个人评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开设互动体验课程,内化“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的理念,践行“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的行为。在校教师及管理者负责提供讲座及体验式培训,促进建立管理机制,保证友善校园环境营造的可持续性,并建立监督机制。
(2)友善社区营造。学校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及社区社会组织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联手合作,在学校所在地社区、学生家庭所在社区集体动员,通过社区宣传栏、宣传单、讲座、竞赛、微信群等方式宣扬“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理念,培养“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的行为;开发功能社区,建立家长管理机制,依据学生年级、性别及住址建立家长互助会,促进家长功能发挥。
(3)友善家庭营造。通过家长互助组织进行家庭总动员,协助开展家庭文化创建活动,例如通过家庭会议,讨论家庭建设理念、家规家训、关爱标准、承诺方式、家庭活动设计等。通过与家长群体互动协商,制定关爱家庭标准,指导家庭进行关爱家庭建设,例如家庭成员关爱语言表达及行为训练等。
依据题干“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体验式培训,促进建立管理机制,与家长讨论制订关爱家庭标准,指导家长进行关爱家庭建设”描述,可知属于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故选A选项。
B二级介入:面对高关怀人群——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
介入策略包括开设主题小组,对特殊组员进行个案辅导,同时家庭辅导跟进,培养同学间友爱之情等。
C三级介入: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

D属于无意义项。

大咖讲解: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学校社会工作传统方法创新

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创新
(一)个案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师生联合会谈法
2、“结对子”朋辈助力法
(1)确定帮扶主题;(2)合理配对;(3)举行结对仪式;(4)协助制订行动计划;(5)建立合理可行的奖励机制。
3、“2+1”个案成长陪伴
(1)服务设计;(2)服务对象需求调查和问题界定;(3)志愿者招募;(4)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配对;(5)线下与线上陪伴相结合;(6)服务过程管理与反馈;(7)服务的考核与评估。
4、社工信箱
(1)制作信箱;(2)广而告之;(3)阅读信件并及时回应特殊需求;(4)组织回信;(5)保证学生获取回信;(6)保存信件。
(二)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主题班会
(1)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2)商定班会主题;(3)制订班会活动策划书;(4)实施班会活动;(5)活动评估。
2、社工课堂
(1)基础调研;(2)确定课程主题;(3)课程设计;(4)体验式学习;(5)运用小组工作评估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与服务成效。
3、家长互助会
(1)选择试点班级;(2)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家长互助会”;(3)帮助家长互助会建立互助网络,培养“当地领袖”;(4)举办家长互助会经验分享与研讨会;(5)协助学校完善家长学校的理念和管理制度。
(三)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
(1)友善校园环境营造;(2)友善社区营造;(3)友善家庭营造。
2、二级介入:面对高关怀人群——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
(1)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风险高关怀人群
(2)介入策略;开设主题小组,特殊组员进行个案辅导。
3、三级介入: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
(1)服务被欺凌者危机介入;(2)服务欺凌者;(3)服务情境中人;(4)服务特殊情境的人——老师。

高频

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举要

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举要
 1、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克服考试恐惧情绪
(1)放松训练;深呼吸和肌肉纤维放松可以带来情绪的放松。
(2)敏感登记建构;帮助学生建立对考试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3)脱敏训练。想象脱敏和现实脱敏。
2、行为契约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确定目标行为;(2)商定奖惩清单;(3)书写行为契约;(4)签字承诺;(5)填写“执行记录表”。
3、拍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理论支持:认知理论;(2)物资准备;(3)活动规则;(4)实施活动;(5)讨论分享;(6)社工总结。
4、做名片——帮助低自我概念的学生提升自信
(1)物资准备;(2)活动规则讲解;(3)创作进行时;(4)展示名片;(5)分享讨论;(6)总结回馈。
5、小背摔
(1)理论支持:体验学习理论;(2)评估需求;(3)介入转化。

高频

个案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个案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师生联合会谈法
2、“结对子”朋辈助力法
(1)确定帮扶主题;(2)合理配对;(3)举行结对仪式;(4)协助制订行动计划;(5)建立合理可行的奖励机制。
3、“2+1”个案成长陪伴
(1)服务设计;(2)服务对象需求调查和问题界定;(3)志愿者招募;(4)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配对;(5)线下与线上陪伴相结合;(6)服务过程管理与反馈;(7)服务的考核与评估。
4、社工信箱
(1)制作信箱;(2)广而告之;(3)阅读信件并及时回应特殊需求;(4)组织回信;(5)保证学生获取回信;(6)保存信件。

高频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主题班会
(1)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2)商定班会主题;(3)制订班会活动策划书;(4)实施班会活动;(5)活动评估。
2、社工课堂
(1)基础调研;(2)确定课程主题;(3)课程设计;(4)体验式学习;(5)运用小组工作评估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与服务成效。
3、家长互助会
(1)选择试点班级;(2)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家长互助会”;(3)帮助家长互助会建立互助网络,培养“当地领袖”;(4)举办家长互助会经验分享与研讨会;(5)协助学校完善家长学校的理念和管理制度。

高频

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克服考试恐惧情绪

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克服考试恐惧情绪
(1)放松训练;深呼吸和肌肉纤维放松可以带来情绪的放松。
(2)敏感登记建构;帮助学生建立对考试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3)脱敏训练。想象脱敏和现实脱敏。

高频

行为契约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契约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确定目标行为;(2)商定奖惩清单;(3)书写行为契约;(4)签字承诺;(5)填写“执行记录表”。

高频

拍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拍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理论支持:认知理论;(2)物资准备;(3)活动规则;(4)实施活动;(5)讨论分享;(6)社工总结。

高频

做名片—帮助低自我概念的学生提升自信

做名片——帮助低自我概念的学生提升自信
(1)物资准备;(2)活动规则讲解;(3)创作进行时;(4)展示名片;(5)分享讨论;(6)总结回馈。

高频

小背摔

小背摔
(1)理论支持:体验学习理论;(2)评估需求;(3)介入转化。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