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社会工作者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社会工作者
授课老师:孙江涛
所属科目: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十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第三节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学校社会工作传统方法创新
所属版本:2025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介绍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主题班会
(1)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2)商定班会主题;(3)制订班会活动策划书;(4)实施班会活动;(5)活动评估。
2、社工课堂
(1)基础调研;(2)确定课程主题;(3)课程设计;(4)体验式学习;(5)运用小组工作评估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与服务成效。
3、家长互助会
(1)选择试点班级;(2)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家长互助会”;(3)帮助家长互助会建立互助网络,培养“当地领袖”;(4)举办家长互助会经验分享与研讨会;(5)协助学校完善家长学校的理念和管理制度。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6 16:53:50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考点试题

单选题 1.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唐拟开展“认识情绪”主题班会,运用讲授、角色扮演等方法协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处理情绪问题。根据主题班会的工作流程,在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与班主任沟通确定主题后,小唐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A . 准备班会需要的物资资料
B . 设计班会的活动策划书
C . 熟练掌握班会的活动环节
D . 开展班会的满意度评估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属于排序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主题班会服务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5个环节
(1)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观察并了解需求,合理清晰界定问题,作出专业需求评估和清晰的问题界定。
(2)在上述观察发现的基础上与校方进行深度沟通,商定班会主题。主要与德育主任、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并与班主任一起商议确定班会主题。
(3)设计具体可行的班会活动策划书。与校方负责人、班主任、机构督导共同修改商议活动方案。并以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方法、技巧为基础,在活动(游戏)环节中带入社会工作的理念,让服务对象能够真正地在活动中有正向的体验和思考,这也是在班会活动中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性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4)实施班会活动。在班会活动实施前社会工作者应对相关的物资、人员、时间等因素进行提前确认。带领班会活动的社会工作者需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应熟练掌握班会活动环节,并与协助人员做好沟通,对活动中的一些意外情况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
(5)活动评估。无论是单次班会活动还是系列班会活动,都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服务对象、老师进行活动满意度评估、意见和建议收集工作,对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及时与学校方面、机构督导进行商议和解决。
B选项正确,题干问的是确定主题后接下来应该做的是,确定主题后,接下来应是设计具体可行的班会活动策划书。

单选题 2.某中学初二(3)班有 65 名学生,近期因学生间矛盾频发、课堂纪律松散,班主任向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观察发现,学生冲突多源于沟通方式不当和情绪管理能力不足。为介入班级问题,小李计划开展主题班会,但考虑到班级人数过多,无法分组开展小组工作。根据学校社会工作主题班会的工作流程,小李首先应采取的步骤是()。
A . 与德育主任和班主任沟通确定班会主题
B . 设计包含互动游戏的班会活动方案
C . 对学生的沟通和情绪管理需求进行评估
D . 提前确认班会所需物资与人员安排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主题班会服务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5个环节。
(1)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观察并了解需求,合理清晰界定问题,作出专业需求评估和清晰的问题界定(C选项)。
(2)在上述观察发现的基础上与校方进行深度沟通,商定班会主题(A选项)。主要与德育主任、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并与班主任一起商议确定班会主题。
(3)设计具体可行的班会活动策划书(B选项)。与校方负责人、班主任、机构督导共同修改商议活动方案。并以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方法、技巧为基础,在活动(游戏)环节中带入社会工作的理念,让服务对象能够真正地在活动中有正向的体验和思考,这也是在班会活动中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性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4)实施班会活动。在班会活动实施前社会工作者应对相关的物资、人员、时间等因素进行提前确认(D选项)。带领班会活动的社会工作者需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应熟练掌握班会活动环节,并与协助人员做好沟通,对活动中的一些意外情况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
(5)活动评估。无论是单次班会活动还是系列班会活动,都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服务对象、老师进行活动满意度评估、意见和建议收集工作,对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及时与学校方面、机构督导进行商议和解决。
注意,题目问的是【首先】,故选C选项。

多选题 3.最近某校不少初二同学听说,只有少数学生能考上高中,大部分学生只能上职业学校。他们认为职业学校风气不正,学不到东西,因而对未来陷入迷茫和担忧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小组辅导让学生对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有较理性的认识。下列做法中,适宜作为该小组计划内容的有()
A . 帮助学生找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
B . 帮助学生认识到实现生涯目标应具备的能力
C . 帮助学生学习利用社会资源
D . 帮助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
E . 帮助学生家长缓解经济压力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帮助学生找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
B. 帮助学生认识到实现生涯目标应具备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达成目标所需的具体能力和步骤,增强自我效能感。
C. 帮助学生学习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学生利用外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D. 帮助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E选项错误,小组目标聚焦学生的 “学业发展与职业规划认知”,家长经济压力属于家庭层面问题,与小组核心主题无关,故 E 不恰当。
故选ABCD。

大咖讲解: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刘晓晨
社会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查看老师课程
徐龙超
社会工作者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学校社会工作传统方法创新

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创新
(一)个案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师生联合会谈法
2、“结对子”朋辈助力法
(1)确定帮扶主题;(2)合理配对;(3)举行结对仪式;(4)协助制订行动计划;(5)建立合理可行的奖励机制。
3、“2+1”个案成长陪伴
(1)服务设计;(2)服务对象需求调查和问题界定;(3)志愿者招募;(4)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配对;(5)线下与线上陪伴相结合;(6)服务过程管理与反馈;(7)服务的考核与评估。
4、社工信箱
(1)制作信箱;(2)广而告之;(3)阅读信件并及时回应特殊需求;(4)组织回信;(5)保证学生获取回信;(6)保存信件。
(二)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主题班会
(1)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2)商定班会主题;(3)制订班会活动策划书;(4)实施班会活动;(5)活动评估。
2、社工课堂
(1)基础调研;(2)确定课程主题;(3)课程设计;(4)体验式学习;(5)运用小组工作评估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与服务成效。
3、家长互助会
(1)选择试点班级;(2)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家长互助会”;(3)帮助家长互助会建立互助网络,培养“当地领袖”;(4)举办家长互助会经验分享与研讨会;(5)协助学校完善家长学校的理念和管理制度。
(三)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
(1)友善校园环境营造;(2)友善社区营造;(3)友善家庭营造。
2、二级介入:面对高关怀人群——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
(1)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风险高关怀人群
(2)介入策略;开设主题小组,特殊组员进行个案辅导。
3、三级介入: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
(1)服务被欺凌者危机介入;(2)服务欺凌者;(3)服务情境中人;(4)服务特殊情境的人——老师。

高频

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举要

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举要
 1、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克服考试恐惧情绪
(1)放松训练;深呼吸和肌肉纤维放松可以带来情绪的放松。
(2)敏感登记建构;帮助学生建立对考试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3)脱敏训练。想象脱敏和现实脱敏。
2、行为契约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确定目标行为;(2)商定奖惩清单;(3)书写行为契约;(4)签字承诺;(5)填写“执行记录表”。
3、拍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理论支持:认知理论;(2)物资准备;(3)活动规则;(4)实施活动;(5)讨论分享;(6)社工总结。
4、做名片——帮助低自我概念的学生提升自信
(1)物资准备;(2)活动规则讲解;(3)创作进行时;(4)展示名片;(5)分享讨论;(6)总结回馈。
5、小背摔
(1)理论支持:体验学习理论;(2)评估需求;(3)介入转化。

高频

个案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个案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师生联合会谈法
2、“结对子”朋辈助力法
(1)确定帮扶主题;(2)合理配对;(3)举行结对仪式;(4)协助制订行动计划;(5)建立合理可行的奖励机制。
3、“2+1”个案成长陪伴
(1)服务设计;(2)服务对象需求调查和问题界定;(3)志愿者招募;(4)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配对;(5)线下与线上陪伴相结合;(6)服务过程管理与反馈;(7)服务的考核与评估。
4、社工信箱
(1)制作信箱;(2)广而告之;(3)阅读信件并及时回应特殊需求;(4)组织回信;(5)保证学生获取回信;(6)保存信件。

高频

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社区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1、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
(1)友善校园环境营造;(2)友善社区营造;(3)友善家庭营造。
2、二级介入:面对高关怀人群——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
(1)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风险高关怀人群
(2)介入策略;开设主题小组,特殊组员进行个案辅导。
3、三级介入: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
(1)服务被欺凌者危机介入;(2)服务欺凌者;(3)服务情境中人;(4)服务特殊情境的人——老师。

高频

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克服考试恐惧情绪

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克服考试恐惧情绪
(1)放松训练;深呼吸和肌肉纤维放松可以带来情绪的放松。
(2)敏感登记建构;帮助学生建立对考试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3)脱敏训练。想象脱敏和现实脱敏。

高频

行为契约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契约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确定目标行为;(2)商定奖惩清单;(3)书写行为契约;(4)签字承诺;(5)填写“执行记录表”。

高频

拍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拍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理论支持:认知理论;(2)物资准备;(3)活动规则;(4)实施活动;(5)讨论分享;(6)社工总结。

高频

做名片—帮助低自我概念的学生提升自信

做名片——帮助低自我概念的学生提升自信
(1)物资准备;(2)活动规则讲解;(3)创作进行时;(4)展示名片;(5)分享讨论;(6)总结回馈。

高频

小背摔

小背摔
(1)理论支持:体验学习理论;(2)评估需求;(3)介入转化。

添加社会工作者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