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社会工作考点解析
急诊室的社会工作介绍
急诊室的社会工作
1、工作特点
(1)紧张、快速、高压力甚至混乱状态;
(2)需要工作人员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处理果断。
2、需求分析
(1)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
(2)医疗团队及其成员的需求;
(3)急诊管理的需求。
3、服务内容
(1)支持患者及其家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哀伤辅导等支持性服务;
(2)配合医护人员的急诊救治工作。
(3)协调急诊管理。
323.20KB
下载
266.09KB
下载
299.36KB
下载
275.19KB
下载
261.96KB
下载
297.42KB
下载
265.24KB
下载
345.32KB
下载
337.34KB
下载
307.89KB
下载
332.95KB
下载
165.12KB
下载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选项符合题意。急诊室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必要性包括三个方面:
①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需要(A选项包括);
②医疗团队及其成员的需求(B选项包括);
③急诊管理的需求(D选项包括)。
注意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C选项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233网校解析,禁止转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①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突然,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恐慌,容易面临巨大压力,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剧烈情绪变化。②急诊医护人员需要投入大量和紧急的医疗工作,无法抽出精力去关注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及社会情绪方面的变化,对他们的焦虑和担心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往往有心无力,无暇顾及。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选项错误,受伤程度属于医疗范畴(如影像学检查、伤情鉴定),社会工作者不具备医学诊断资质,此为护士或医生的职责。
B选项错误。治疗结果预估依赖医学专业判断(如康复可能性、后遗症风险),非社会工作者的走访目的。
C选项正确,走访父母、亲戚、邻居等可了解家庭互动模式、照顾能力及社区支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持续伤害风险(如家庭虐待、监护不力),是儿童保护服务的核心步骤。
D选项正确,旧伤可能与长期成长环境中的忽视或虐待有关,了解成长经历(如过往受伤史、亲子互动模式)有助于判断伤害的持续性和环境安全性。
E选项正确,家庭环境是儿童安全的直接影响因素,通过走访亲属、居委会等可评估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父母照顾能力等,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如是否需要家庭支持或儿童保护介入)。
题中,社会工作者走访男孩的父母、亲戚、邻居、居委会和幼儿园,目的是为了评估男孩环境中的风险因素(C)、了解男孩的成长经历(D)以及了解男孩的家庭环境(E)。这些信息有助于全面了解男孩的情况,以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服务。
故答案为CDE。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协调急诊管理。在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同其他医疗及政府部门开展相关救援工作,如评估患者信息,甄别患者身份,链接资源并协助相关部门协调关系。一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将急诊室的工作状况、工作需要向医院管理层反映,提升急诊的服务质量,促进整个医院的沟通与协调;另一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构建医患沟通良性渠道,获得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及时发现并预防急诊医疗纠纷,防患于未然。故选C选项。
A选项重点在于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信息咨询等,缓解其心理压力,属于针对个体的服务,与题干中 “协同多部门协调关系、链接资源” 的公共事务性质不符。
B选项主要指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患者抢救、引导就诊流程、协助检查等具体医疗辅助工作,更侧重于直接配合医疗操作,而非跨部门协调与资源整合。
D选项强调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缓解职业压力等,目标对象是医护人员而非患者或系统协调,与题干描述无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点:急诊室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协调急诊管理。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将急诊室的工作状况、工作需要向医院管理层反映,提升急诊的服务质量,促进整个医院的沟通与协调;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构建医患沟通良性渠道,获得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及时发现并预防急诊医疗纠纷,防患于未然。小陈需充当急诊管理的协调者,主要是协调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概念题,故选B。
A. 充当病患及其家属的支持者:题目中的描述更多集中在管理和沟通协调上,而不是直接支持病患及其家属。
B. 充当急诊管理的协调者:题目明确提到小陈需要将急诊室的工作状况和需求向医院管理层反映,并通过构建医患沟通渠道来提升服务质量和社会支持。这正是协调者的角色,即在不同部门和群体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C. 充当医护人员协助者:题目重点在于整体管理和沟通协调,而不是具体的协助工作。
D. 充当医护人员的支持者:类似选项C,题目强调的是他在管理和沟通方面的角色,而不是单纯的支持者角色。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B. 充当急诊管理的协调者。这个角色最符合题目中描述的小陈的工作职责。
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一)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11项: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I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二)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以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认识社会问题对全人类健康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强调初级预防层面的干预。
(2)专注于通过干预,强化社区、家庭及个人健康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健康、福祉和社会心理功能,尽量减少残疾发生和院舍化照顾。
(3)由医务社会工作者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所有目标人群都能获取健康照顾和社会服务。
(三)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角色:
直接服务提供者、研究者、咨询者、管理者、项目计划者、评估和政策制定者
医院社会工作实务
(一)慢性疾病与长期照顾的社会工作
(1)糖尿病
需求分析: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出院照顾。
服务内容:医疗适应;疾病认知;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出院照顾。
(2)心脏病
需求分析: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出院照顾。
服务内容:医疗适应;疾病认知;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出院照顾。
(3)终末期肾病:心理社会层面压力,包括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需求;对疾病认知的需求;情绪支援需求;家庭社会支援网络需求;处理多种损失的需要(经济方面、独立性及自由度);姑息治疗及临终关怀的需要。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需求分析: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较大的心理情绪支援;家庭社会支援网络;出院照顾的需求。
(二)妇女儿童医务社会工作
(1)妇女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
需求分析:疾病适应;心理调适;经济问题;情绪问题;家庭问题。
服务内容:了解病情和治疗计划;疏导焦虑情绪;转介病友或志愿者;提供社会支持;申请社会资源;提供咨询和家庭服务。
(2)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
需求分析: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
服务内容:对于患者而言;适应医院环境和治疗过程;对照顾者而言,帮助个体或家庭从疾病造成混乱中恢复正常。
(三)急诊室的社会工作
1、工作特点
(1)紧张、快速、高压力甚至混乱状态;
(2)需要工作人员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处理果断。
2、需求分析
(1)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
(2)医疗团队及其成员的需求;
(3)急诊管理的需求。
3、服务内容
(1)支持患者及其家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哀伤辅导等支持性服务;
(2)配合医护人员的急诊救治工作。
(3)协调急诊管理。
(四)肿瘤治疗康复与舒缓疗护及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1、需求分析
主要心理社会需求包含经济、情绪、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社会福利政策咨询、出院安置、喘息服务、临终关怀。
2、服务内容
(1)纾缓疗护:预防与缓解疼痛以及治疗其他症状。
(2)主要服务内容:①经济资源协助;②情绪心理辅导;③协调医患沟通;④社会福利咨询;⑤出院安置计划;⑥家属及照护者的支持性服务,提升照护者的能力和提供喘息服务等;⑦临终关怀。
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一)精神卫生概述
1、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现状与特点
(1)精神疾病占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
(2)我国精神障碍总体高发,但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相对稳定,总体治疗率低。
(3)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平衡。
(4)精神卫生已经上升至公共卫生、社会问题,更涉及法律问题。
2.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除包括精神病外还包括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精神障碍的分类体系是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精神卫生相关学科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精神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利用者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3.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1)心身疾病的成因。①生物学因素;②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③心理应激和情绪因素;④认知因索;⑤个性特征;⑥人际关系和社会因素。
(2)心身疾病的特点。心身疾病是患者既存在躯体的器质性病变,同时又伴有心理、情绪和行为障碍。故心身疾病需要心身兼治,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3)心身疾病的综合防治。①帮助患者提高自尊,促进其不良情绪的转化,改变不合理认知和不适应行为。②鼓励心身疾病患者学习新的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心身全面健康的目的。④对于心身疾病患者本人则需要加强健康教育
(二)社会工作在精神卫生领域的作用
(1)工作角色
微观层面:在精神科医疗机构和社区中从事精神卫生临床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角色是诊断者、辅导者、教育者、倡导者、转介者和协调者。
宏观层面:更多在政策服务方面的角色,包括行政者、推动者和研究者。
(2)服务内容
针对住院患者:住院适应;心理支持;各类治疗方法整合。
针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减轻照顾者的压力;获得精神疾病知识辅导和支持。
针对社区精神康复而言:普及精神健康知识;开展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社区资源连接;提供咨询;开展转介工作。
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11项: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I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以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认识社会问题对全人类健康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强调初级预防层面的干预。
(2)专注于通过干预,强化社区、家庭及个人健康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健康、福祉和社会心理功能,尽量减少残疾发生和院舍化照顾。
(3)由医务社会工作者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所有目标人群都能获取健康照顾和社会服务。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角色:
直接服务提供者、研究者、咨询者、管理者、项目计划者、评估和政策制定者
慢性疾病与长期照顾的社会工作
(1)糖尿病
需求分析: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出院照顾。
服务内容:医疗适应;疾病认知;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出院照顾。
(2)心脏病
需求分析: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出院照顾。
服务内容:医疗适应;疾病认知;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出院照顾。
(3)终末期肾病:心理社会层面压力,包括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需求;对疾病认知的需求;情绪支援需求;家庭社会支援网络需求;处理多种损失的需要(经济方面、独立性及自由度);姑息治疗及临终关怀的需要。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需求分析: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较大的心理情绪支援;家庭社会支援网络;出院照顾的需求。
妇女儿童医务社会工作
(1)妇女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
需求分析:疾病适应;心理调适;经济问题;情绪问题;家庭问题。
服务内容:了解病情和治疗计划;疏导焦虑情绪;转介病友或志愿者;提供社会支持;申请社会资源;提供咨询和家庭服务。
(2)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
需求分析: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
服务内容:对于患者而言;适应医院环境和治疗过程;对照顾者而言,帮助个体或家庭从疾病造成混乱中恢复正常。
肿瘤治疗康复与舒缓疗护及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1、需求分析
主要心理社会需求包含经济、情绪、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社会福利政策咨询、出院安置、喘息服务、临终关怀。
2、服务内容
(1)纾缓疗护:预防与缓解疼痛以及治疗其他症状。
(2)主要服务内容:①经济资源协助;②情绪心理辅导;③协调医患沟通;④社会福利咨询;⑤出院安置计划;⑥家属及照护者的支持性服务,提升照护者的能力和提供喘息服务等;⑦临终关怀。
精神卫生概述
1、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现状与特点
(1)精神疾病占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
(2)我国精神障碍总体高发,但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相对稳定,总体治疗率低。
(3)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平衡。
(4)精神卫生已经上升至公共卫生、社会问题,更涉及法律问题。
2.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除包括精神病外还包括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精神障碍的分类体系是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精神卫生相关学科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精神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利用者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3.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1)心身疾病的成因。①生物学因素;②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③心理应激和情绪因素;④认知因索;⑤个性特征;⑥人际关系和社会因素。
(2)心身疾病的特点。心身疾病是患者既存在躯体的器质性病变,同时又伴有心理、情绪和行为障碍。故心身疾病需要心身兼治,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3)心身疾病的综合防治。①帮助患者提高自尊,促进其不良情绪的转化,改变不合理认知和不适应行为。②鼓励心身疾病患者学习新的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心身全面健康的目的。④对于心身疾病患者本人则需要加强健康教育
社会工作在精神卫生领域的作用
(1)工作角色
微观层面:在精神科医疗机构和社区中从事精神卫生临床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角色是诊断者、辅导者、教育者、倡导者、转介者和协调者。
宏观层面:更多在政策服务方面的角色,包括行政者、推动者和研究者。
(2)服务内容
针对住院患者:住院适应;心理支持;各类治疗方法整合。
针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减轻照顾者的压力;获得精神疾病知识辅导和支持。
针对社区精神康复而言:普及精神健康知识;开展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社区资源连接;提供咨询;开展转介工作。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刘晓晨
社工女神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免费听
刘战旗
案例讲解透彻
主讲: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高校社会工作副教授,多年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科研经验。

免费听
何平
干货十足
主讲: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北京某知名大学副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访问学者。

免费听
马海燕
善于归纳总结,举实例讲考点,通俗易懂。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高校高级教师,社会工作师,多家社工机构督导,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

免费听
徐龙超
技巧好记实用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免费听
杨立伟
人帅课精彩
主讲:公共基础知识,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公共基础知识
233网校独家授课老师,曾任职多家公考类教育机构从事专职讲师,主讲社工、公共基础知识,政法干警文综等课程。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大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