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教育学试题

201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教育学A全真模拟试卷(五)

来源:233网校 2012年9月21日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教育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教育情境可以利用文字、音像等多种方式表示教育行为的诸多因素的运行,其中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教育中介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实施教育的过程、时间、地点。
2.[解析]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性质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性质,教育的经济功能El益被重视,并逐渐成为教育的主要功能。
3.[解析]教育的目标体系大致有四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是课程目标。
4.[解析]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5.[解析]教育活动的控制包括对学生的控制、对自己的控制和对情境的控制。
6.[解析]教师教员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业。
7.[解析]教师的角色有教员、领导者、人类灵魂工程师、心理医生、青少年的朋友、父母、榜样、被攻击的对象、研究者、学校管理者。 8.[解析]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题干中所描述的属于生存权利。
11.[解析]“三结合”的教育指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
12.[解析]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成为这三个方面中最积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13.[解析]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学科,即学科设置问题。
14.[解析]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15.[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解析]历代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如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D项符合题意。
17.[解析]系统传授式是目前进行学法指导的较普遍的一种理论传授方式,它是教师根据学法指导教材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学习方法。
18.[解析]学科渗透式是学法指导经常采用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渗透学习方法。
20.[解析]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是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

22.[解析]与人和社会发展相对应的教育的发展,其线索是:远古教育(原始社会教育)一古代教育(农业时代社会的教育)一现代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23.[解析]教师的角色有:①教师的“教员”角色;②教师的“领导者”角色;③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④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⑤教师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⑥教师的“父母”角色,等等。
24.[解析]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三、判断改错题
26.(P6)√
27.(P40)×改正: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和社会的一种关系。
28.(P163)√
29.(P178)√

四、简答题
30.(P35-36)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四种:
(1)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生物特点,也就是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2)环境。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3)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
31.(P81)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
(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32.(P164)
(1)主张教师主导学习环境,以教师的权威为中心,有明显的师生界限。
(2)在教学上十分注重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3)在学生观上,认为学生是“孩子”,强调指令行为。
(4)在课堂上,教学知识精确、清楚、纪律好。
(5)在处理与外部关系上,对学生有明显的监护作用,关心学生,能保护集体的利益,常有“护犊”现象。

五、论述题
33.(P108-118)
(1)特殊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也不是动物,而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的、有感情有理智的、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活生生的人,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一代青少年。就教师的任务来看也是很复杂的,教师既要教书还要育人。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他的工作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2)强烈的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只能是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现成模式。
(3)独特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4)显效的长期性
教师的劳动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而培养人,一是周期长,二是见效慢,甚至可以说是一辈子的事。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还表现在青少年学生某一具体的、局部的身心特点发展变化上,也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学校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还在于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
(6)劳动量的隐含性
在教育领域,几乎每位教师都有很大一部分难以计算,从来没有计算的“量外工作”。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这种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劳动。
(7)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实践活动,它要求教师具有现场表演的技巧。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劳动带有艺术创造的特点。
(8)劳动的协作性
在现代的教育中,任何一个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都不仅仅是某位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是教师集体共同影响的结果。由于这个特点,要求每个教师除了个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之外,还应自觉树立集体协作的观念,每个教师都要主动同其他同事统一步调、通力合作,共同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采取一致的教育措施,并注意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影响,共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六、材料分析题
34.(P76-78)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对学生的消极期望,可能使学生自暴自弃,学习表现越来越差。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其影响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首先,教师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人格特征和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的了解,形成对某个学生的期望,然后这些期望会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例如在学习时的分组、提问、表扬批评等中表现出来;其次,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期望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按自己的期望去影响学生,而学生会逐步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期望的积极影响,教师首先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怀有积极的期望;第二,教师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损害了学生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充分理解每一个学生。

试题推荐:

201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教育学A模拟试题及答案4套

四川教师资格考试A/B级试题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