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心理学试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六)

来源:233网校 2011年11月24日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关于情绪的类别,长期以来说法不一。我国古代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说,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Plutchik)提出了八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还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九种类别。虽然类别很多,但一般认为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B[解析]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就称为催眠诱导。催眠诱导是一个系统程序,它会引起人们被动的放松,反应性降低,注意范围变得狭窄和幻觉增强。
3.C[解析]略
4.C [解析]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他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5.A[解析]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在视觉、肤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
6.B[解析]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30秒,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
7.B [解析]前摄干扰是指先前学习的资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干扰是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8.B[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9.D[解析]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
10.A[解析]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指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11.B[解析]IQ的计算公式为: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12.A[解析]只有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里,人才能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13.C[解析]知识学习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14.D[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
15.B[解析]模象直观指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均属模拟性形象。

二、名词解释
1.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的变化的知觉。
2.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4.教师焦虑:指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作出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历年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精华汇总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试题专题

在线测试:

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10套

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16套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