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试题(3)

来源:233网校 2015年10月30日
导读:
进入全真模拟考场在线测试此套试卷,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自动评分 >> 在线做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什么是化学课堂有效提问,化学课堂提问的功能有哪些?
(2)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注意什么?
2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
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
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尔特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0009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0,00019,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请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并说明它在中学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2)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发现过程,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最后冲刺:2015年11月1日教师资格证考前预测精篇 临考内部资料 历年真题

学习交流平台:手机APP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