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心理学辅导

快速掌握考核精要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基本理论

来源:233网校 2013年2月27日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一、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
  (一)苛勒的经典实验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至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一顿悟说。
  (二)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二、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一发现说或认知一-结构论。
  (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二)教学观
  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他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就能促进学习迁移,促进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提高其学习兴趣。
  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
  (一)意义学习的实质
  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二)意义学习的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四、认知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重视对关系的了解;
  2.重视结构和顿悟的作用;
  3.背景知识与先行组织者;
  4.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五、建构主义学习论
  (一)基本观点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并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继而出现新的假设;且知识并不能精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不可能拿来就用,而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2.学习观
  学习过各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贮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或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他要主动地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
  3.学生观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它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4.教学观
  建构主义提倡把学生自身的努力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
  (二)建构学习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教师提供问题情景,学生通过搜集资源、验证假设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在学习时,由几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并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
  3.教学对话
  所谓的教学对话就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步练习: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精选

  备考辅导:2013年教师资格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

  试题推荐:

  8套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10套全真模拟题 8套押题密卷】

  更多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试题免费体验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