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四川教育心理学(A类)考点简编:第五章学习论

来源:233网校 2011年9月1日

第五节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简介与各派理论的简单对比: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而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人本主义者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以上的简单介绍可以发现,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强调了学习的不同方面。实际上,这种差异的引起,往往是因为它们所依据的研究背景的差异(如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学习材料的组织程度等)而引起的。只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就能够发现它们的共性以及各种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真理往往存在于两个极端的中间”,在学习各种派别的学习理论时,我们应当注意防止走极端,吸收各种学习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我所用,才是正确的态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
  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可以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意义学习两大类。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习。
  二. 罗杰斯关于人格与行为的部分观点:
  马斯洛与罗杰斯在早年都是从事精神病治疗的,其学习理论来源多源于观察而非实验。罗杰斯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在理解人的行为时,不强调客观世界而强调现象学的世界。罗杰斯认为:
  1. 强调个人与个人的主观经验。
  2. 有机体有努力实现、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倾向。
  3. 自我结构不断发展与完善是人与自然尤其是与人交往的结果。
  4. 罗杰斯关于教育的观点:他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强调师生关系中的真诚、信任、相互尊重、移情作用与交往的效果。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基本上是无用甚至是有害的,教师的实质不是教学生学习多少知识,而是顾问、条件。(编者按:罗杰斯过于取消教师能动性的观点对于教学的发展是有害的。但是,他的有些主张,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
  他们主张:
  1. 开发学校与开放课堂。教师做为学生潜能的促进者而存在,帮助学生提高现有的能力。
  2. 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包括:教学更加注重情感而不是知识的原则,强调自我发展的原则,强调交往的原则,强调发展价值观的原则。
  3. 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增加创造性,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增强好奇心。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现实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批评不少,认为它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完全依靠教师的人格和品质决定,效果是因人而异的,缺乏和测量性。不够科学。涉及的技术和方法较少,难以操作。更加强调的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手段。主观性强。其理论来源主要源于观察而非实验,体系性差。
  但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对人本主义有关思想批判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吸收其合理的内容,积极地开动学生这台机器,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从传统的重视认知教学转到认知和情感并重教学的方面来.真正从教师中心转到学生中心上.真正使学生成为认知和情感的主体,而不仅仅只是认知的主体.
  第一,要注重“完整的人”的数学教育,不要只搞“以智力开发为主的颈上教育”,应当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第二,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应真正从学生出发,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不要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
  第三,数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重、自尊、自信,使他们充满希望和成功,而不是自卑、焦虑、失望.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真正获得成功,通过数学学习,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四,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有意义的学习(是罗杰斯的意义学习,而不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

真题试题: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试题推荐:

2011年四川心理学(A级)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