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网校整理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考点,帮助广大考生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及出题方向。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一次通关攻略,立即查看>>
第四节 教学原则
高频考点提要 
  1.教学原则的含义;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量力性原则。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一)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四)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又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八)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学记》常考的教学原则汇总
| 
 经典语句  | 
 句意阐释  | 
 教学原则  | 
|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告诉学生道理而不强迫服从,严格要求学生但不压抑个性,启发学生思想但不将结论和盘托出。  | 
 启发性原  | 
| 
 “君子之教,喻也。”  | 
 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的意思。   | 
 则  | 
| 
 “学不躐等。”  | 
 躐(11e),超越、逾越。   | 
 
  | 
|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 
 孙,通“逊”,指顺序。   | 
 循序渐进原则  | 
| 
 “不陵节而施谓之孙”  | 
 陵,超越。节,限度。孙,通“逊”,指顺序。不超越(学习者)现有的水平进行教育,这叫做循序渐进。  |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如果你感觉整本书都是考点,可能你需要一套网校课程,让讲师帮你划重点!如果你感觉教材学不完,知识考点记不住,多半是没找对学习方法。233网校推出多层次多种辅导方案,高效通关从选课报名开始。去选课>>  | 
 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授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困惑然后才能自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提高的。  | 
 教学相长原则 
  | 
续表
| 
 经典语句  | 
 句意阐释  | 
 教学原则  | 
| 
 “禁于未发谓之豫”  | 
 豫,通“预”,预防。   | 
 预防性原则  | 
| 
 “当其可谓之时”  | 
 教师应该抓住最佳教育时机,适时而教。  | 
 及时施教原则  | 
| 
 “相观而善谓之摩”  | 
 摩,切磋,观摩。   | 
 学习观摩原则  | 
|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 
 按照一定的时问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  | 
 主张课内外相结合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什么?233网校讲师为你点拨各章节核心考点,点击查看>>
同类复习资料:《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预测归纳1-8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