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
二、盈亏平衡分析(量本利分析)
(一)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
假设产量等于销售量,并且项目的销售收入与总成本均是产量的线性函数,则式中:
销售收入=单位售价×销量
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
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率
推导出:
利润=单位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率
(二)盈亏平衡分析
1.用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
2.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BEP(%)=(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正常产销量)*100%
盈亏平衡点应按项目的正常年份计算,不能按计算期内的平均值计算。
3.用销售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S)
4.用销售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F)
三、敏感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分析指标
考题会明确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选择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考题一般会给定。
3.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因素的变化可以按照一定的变化幅度(如±5%、±10%、±20%等,考题会给定)改变其数值。
其次,计算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
对每一因素的每一变动,均重复以上计算,然后将因素变动及相应指标变动结果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或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以便于测定敏感因素。
4.确定敏感性因素
有些因素可能仅发生较小幅度的变化就能引起经济评价指标发生大的变动,称为敏感性因素,而另一些因素即使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也不是太大,称为非敏感性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求敏感因素,可以通过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来确定。
(1)敏感度系数。敏感度系数又称灵敏度,表示项目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
根据不同因素相对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影响的大小,可以得到各个因素的敏感性程度排序,据此可以找出哪些因素是最敏感的因素。
(2)临界点。临界点是指项目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超过极限,项目的效益指标将不可行。该临界点表明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达到最低要求所允许的最大变化幅度。
从图示可知,其中每一条斜线的斜率反映经济评价指标对该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敏感度越高。一张图可以同时反映多个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每条斜线与横轴的相交点所对应的不确定因素变化率即为该因素的临界点。
5.方案选择
如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对不同的投资项目(或某一项目的不同方案)进行选择,一般应选择敏感程度小、承受风险能力强、可靠性高的项目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