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一级造价工程师 > 安装工程 > 计量安装考点

2012造价工程师安装指导给排水、暖通空调和燃气工程安装

来源:233网校 2011-12-02 00:00:00
  3.燃气器具的安装
  常用燃气具有:燃具、热水器、开水炉、采暖炉、沸水器、气嘴等。
  (1)各类燃具与电表、电器设备应错位设置,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500mm;当无法错位时,应有隔热措施。各类燃具的侧边与墙、水斗、门框等相隔的距离及燃具与燃具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当两台燃具或一台燃具及水斗成直角布置时,其两侧边离墙之和不得小于1.2m.
  (2)燃具靠窗口设置时,燃具面应低于窗口,且不小于200mm;设置于楼梯下或斜坡屋顶下时,燃具面中心与楼梯、屋面的垂直净距不得小于1000mm.
  (3)燃具与燃气管道宜采用硬管连接,镀锌活接头内用密封圈加工业酯密封。采用软管连接时,家用燃气灶和实验室用的燃烧器,其连接软管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应有接口;工业生产用的需移动的燃气燃烧设备,其连接软管的长度不应超过30m,接口不应超过2个。燃气用软管应采用耐油橡胶管,两端加装轧头及专用接头,软管不得穿墙、窗和门。
  (4)热水器应设置在操作、检修方便又不易被碰撞的部位,热水器前的空间宽度宜大于800mm,侧边离墙大于1OOmm.热水器安装在非耐火墙面上时,在热水器的后背应衬垫厚度不小于1Omm的隔热耐火材料,且每边超出热水器的外壳100mm以上。热水器的上部不得有明敷电线、电器设备,侧边与电器设备的水平净距应大于300mm;当无法做到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热水器与木质门、窗等可燃物的间距应大于200mm当无法做到时,应采取隔热阻燃措施。
  (5)热水器的供气管道宜采用金属管道(包括金属软管)连接,管径不得小于设备上煤气接管的标定管径,冷热水管径必须与热水器进出口管径相符,燃气管道的进口处装置活接头。热水器的安装高度,宜满足观火孔离地1500mm的要求。
  4.计量装置的安装
  (1)民用计量装置应与燃具错位安装,不得安装在燃具的正上方,与燃具的水平间距不得小于300mm;当无法错位时,应在计量装置的下部设隔热板,板的尺寸不小于计量装置底部的面积,计量装置与低压电器设备之间应有200mm的间距。商业及工业企业的燃气计量表与各种灶具和设备的水平净距应符合有关规定。
  (2)挂装型燃气表的总阀门轴线应与墙面呈45°左右角度,表具合一型的总阀门轴线与地面垂直,总阀门的执手均应向上。挂装型燃气表的表背面与墙面应保持10~20mm的间距。
  (3)燃气表进出口铅管的弯曲,应圆顺、无明显凹瘪。
  (4)法兰表的进出口管上,必须装有DN10的测压点各一个。进出口管径大于DN100时,应在进出口阀门的明支管上和出口阀门后的用气管上开出DN32的内螺纹接头及管塞各一套。法兰皮膜表接装时,进出口阀门不得与表法兰直接镶接,进出口阀门宜装在管上。计量为6~34m3/h的燃气表应单独设置固定支架。
  (5)居民用燃气表的出口管如向上延伸,室内的应在出口管下端装三通加管堵,在室外的应在三通下端装集水管。
  (6)住宅建筑挂装燃气表预留支管的管径不应小于DN20(天然气为DN15),高度宜离室内地坪2.2m,燃气表底宜离室内地坪的高度为m.
  5.管道的吹扫、试压、涂漆
  (1)燃气管在安装完毕、压力试验前应进行吹扫,吹扫介质为压缩空气,吹扫流速不宜低于20m/s,吹扫压力不应大于工作压力。吹扫应反复数次,直至吹净,在管道末端用白布检查无沾染为合格。
  (2)室内燃气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按规定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严禁用水。试验发现的缺陷应按相关规定进行修补,修补后进行复试。
  (3)强度试验。
  1)试验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居民用户为引入管阀门至燃气计量表进口阀门(含阀门)之间的管道;
  ②工业企业和商业用户为引入管阀门至燃具接入管阀门(含阀门)之间的管道。
  2)试验压力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设计压力小于1OkPa时,试验压力为0.1MPa;
  ②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kPa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1MPa.
  (4)严密性试验。
  1)严密性试验范围应为用户引入管阀门至燃具接入管阀门(含阀门)之间的管道。
  2)严密性试验在强度试验后进行。
  3)中压管道的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但不得低于0.1MPa,以发泡剂检测不漏气为合格。
  4)低压管道的试验压力不应小于5kPa.试验期间,居民用户试验15mm,商业和工业企业用户试验30min,观察压力表,无压力降为合格。
  (5)燃气管道应涂以黄色的防腐识别漆。
相关阅读

添加一级造价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