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

中级职称内部讲义连载会计实务三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2月8日

3.3发出存货的计量
(一)实际成本计价的前提下

方法

假设前提

具体计算过程

与物价的关系

体现的会计处理原则

先进先出法

假设先购进的先发出

见书例解

发出存货的成本与物价趋势不一致;期末存货成本与物价一致。

后进先出法

假设后购进的先发出

发出存货的成本与物价趋势一致;期末存货成本与物价不一致。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前提下,该方法体现了谨慎原则

个别计价法

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一致

严格的历史成本原则

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例3-4】某工业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该企业2001年1月1日乙种材料的结存数量为200吨,账面实际成本为40000元;1月4日购进该材料300吨,单价为180元;1月10日发出材料400吨;1月15日购进材料500吨,单价为200元;1月19日发出材料300吨,1月27日发出材料100吨。该企业2001年1月31日乙材料的实际账面金额为()元。
A、39600B、79200C、39800D、19000
答案:A
解析:
(1)1月4日每吨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40000+300×180)÷(200+300)=188(元);
(2)1月15日每吨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100×188+500×200)÷(100+500)=198(元);
(3)1月31日乙材料的实际账面金额=198×200=39600(元)。
(二)计划成本计价前提下的具体程序 
注:
1.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1)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差异+本月新增差异)÷(月初计划成本+本月新增计划成本)
在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有两个因素不能考虑:一是单先货后期末未入库的存货;二是货先单后期末暂估入账的存货
(2)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差异÷月初计划成本
2.超支用正号,节约用负号。
材料成本差异的测算经常以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或材料成本差异的期末余额为测试点。如例3-5。
【例3-5】A企业2001年6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4000元,“原材料”科目余额为250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475 000元,计划成本425 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100000元,则该企业2001年6月30日原材料存货实际成本为()。
A、621 000元 B、614185元C、577 400元 D、575 000元
答案:A
解析:
(1)材料成本差异率=(4000+50000)/(250000+425000)×100%=8%;
(2)发出材料的差异额=100000×8%=8000(元);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00000+8000=108000(元);
【例3-6】某企业期初库存材料计划成本8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500万元,本月2日委托加工发出材料一批,计划成本800万元,加工后本月收回,没有差异,20日购进材料实际成本2100万元,计划成本2000万元,本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是()
A.452万元B.552万元C.50万元D.550万元
答案:D
解析:
(1)由于本月委托加工材料在回收时未给出计划价,所以无法采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而只能用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2)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500/8000×100%=6.25%;
(3)当月发出加工材料所引起结转的差异=800×6.25%=50(万元);
(4)本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500+100+0-50=550(万元)。
(三)商业企业特有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具体操作

毛利率法

批发企业

见【例3-4】和【例3-5】

零售价格法

零售企业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