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掌握总价法的会计处理
1.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如果在最优折扣期内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应对价税总计打折。
3.如果在非折扣期内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例解2-3】某企业1999年5月10日销售产品一批,销售收入为20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企业5月26日收到该笔款项时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为()元。
A.0 B.200 C.468 D.234
答案:D
解析:
(1)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20000×(1+17%)=23400(元);
(2)现金折扣应执行1%,即234元(=23400×1%)。
需注意的是,现金折扣应当是基于价税合计来打折的,有的题出于简化仅要求对价款打折,但这并不具一般性。
(三)掌握备抵法的会计处理
1.原则体现:谨慎原则
2.企业必须采用备抵法,但相关的坏账计提诸因素由企业自定。
3.计算方法: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A.首先计算期末应提足的坏账准备:
期末应提足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坏账估计百分比
B.结合“坏账准备”目前的余额状况,作如下调整:
如果应提足额大于已提足额,则本期应计提两者之差。
反之,则反冲坏账准备。
如果“坏账准备”出现借方余额,则直接计提(期末应提足数+坏账准备的借方余额)
总之,就是要把“坏账准备”贷方余额调整至期末应提足数。
【例解2-4】某企业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5‰,2002年12月1日,“坏账准备”科目借方余额为3万元。200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70万元,“应收票据”科目借方余额为20万元,“其他应收款”科目借方余额为10万元。该企业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坏账准备为()万元。
A.1 B.6.5 C.7 D.8
答案:C来源:www.examda.com
解析:应补提坏账准备=(70+10)×5%+3=7(万元)
(2)账价值为()元。
A、6078000 B、6098000
C、6093800 D、6089000
答案:C
解析:由于合理损耗列入存货的采购成本,而且运输费用要抵扣7%的进项税,所以,该原材料的入账成本=1200×5000+60000×(1-7%)+20000+18000=6093800(元)。
存货的发出计价
(一)熟悉实际成本核算前提下五种发出计价法的计算程序
【例解3-4】某工业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该企业2001年1月1日乙种材料的结存数量为200吨,账面实际成本为40000元;1月4日购进该材料300吨,单价为180元;1月10日发出材料400吨;1月15日购进材料500吨,单价为200元;1月19日发出材料300吨,1月27日发出材料100吨。该企业2001年1月31日乙材料的实际账面金额为()元。
A、39600 B、79200 C、39800 D、19000
答案:A
解析:来源:www.examda.com
(1)1月4日每吨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40000+300×180)÷(200+300)=188(元);
(2)1月15日每吨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100×188+500×200)÷(100+500)=198(元);
(3)1月31日乙材料的实际账面金额=198×200=39600(元)。
(二)掌握计划成本计价前提下的核算程序(尤其是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与应用)(见表五)
注:在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有两个因素不能考虑:一是单先货后期末未入库的存货;二是货先单后期末暂估入账的存货。
表一~表三
表四~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