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笔记>二级笔记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内容:企业员工培训计划的实施

来源:233网校 2014年7月31日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在线测试

  第一节 企业培训计划设计与实施

  第三单元 企业员工培训计划的实施

  点击查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教材目录(第三版)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明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培训管理职责,掌握培训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控制的方法,以及实施培训计划管理的配套措施。
  【知识要求】
  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管理职责
  实施科学有效的培训管理,就是要合理地确定职责,在培训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控制中体现经济高效的指导思想。
  培训管理职责划分必须保证每一项工作职责均有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使培训体系真正成为一个有机体。建立培训管理控制体系,就是使计划中的每项培训工作都有具体的责任人、执行人。
  (一)培训的组织管理
  培训的组织管理就是负责组织、协调企业整体培训工作。它是一个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部门或岗位,其中心任务就是组织协调组成培训体系的其他部门或岗位,共同完成企业的在岗培训工作,满足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就
  其培训的最终目的而言,与人力资源部的中心职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所以培训的组织管理应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或设立岗位,或设立一个下属部门,这样既有利于企业培训的组织管理,又有利于成本的控制。
  (二)培训的需求管理
  1.培训需求的分析。各级单位申报的培训需求并不能直接作为培训的依据。因为培训需求常常是一个岗位或一个部门提出的.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对申报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也是培训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
  需求分析就是要消除培训动意的片面性,要从整体考虑.也就是说要全方位考虑,要从近中期的工作计划来考虑。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就需要由企业的组织计划部门、相关岗位、相关部门以及培训组织管理部门共同协商确定。
  2.培训需求的确认。培训需求的确认是经过培训需求分析后.根据企业工作和发展的需求确认是否真正要培训,培训什么内容,什么时候培训更适合,并依此制订出培训计划来。这项工作一般是由培训的组织管理部门来负责完成的。
  (三)培训的行政管理
  培训的行政管理包括培训的后勤保障和与各相关部门的行政协调。培训的后勤保障部门就是企业培训的支持部门。它所要做的工作包括:场所的确定和布置,培训设备和器材的准备,培训资料的购买、印刷和装订.交通保障,食宿安排,休息场所的保障等。这些工作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整体的协调。培训部门还要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联络协调培训工作的安排,做好相关的服务和辅助事项。
  (四)培训的资源管理
  培训资源这是开展培训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1.培训师。培训师一般由企业内部讲师和外聘教师两类人员组成。
  2.培训教材的选用、编写。培训大纲和教材一般由培训师确定、编写为宜。因为他们最了解培训内容,也知道因人而异、对不同素质的人采用什么样的培训方式和方法。但是培训大纲和教材的打印、印刷、装订可由后勤保障部门来协助完成。
  【能力要求】
  一、培训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控制
  (一)明确实施培训计划的基本思路
  作为培训实施计划的控制者首要的是要思路清晰,掌握管理控制的基本思路。就像开车出行一样,第一步要明确“到哪里去”:其次是明确“我现在何处”;然后就是选择“哪条道路是通往目的地的最佳选择”.如果路线错误,就应当及时进行调整,调动一切资源,促进培训计划优质高效的完成。
  (二)确立培训计划的监督检查指标
  常见的培训计划监督检查的项目和指标包括:(1)时间安排合理性;(2)培训进度安排合理性;(3)培训内容前后一致性;(4)培训顾问邀请可行性;(5)培训资金投入状况;(6)培训场所距离适合度;(7)人员分工明确性与合理性;(8)培训评估的合理量化标准;(9)培训所需工具资料准备全面性;(10)培训形式说明具体程度;(1i)对培训对象的接待安排妥善程度;(12)培训实施安排与培训计划进度一致性;(13)对培训实施过程突发问题韵防范措施;(14)对培训的纪律要求适当性;(15)培训管理者支援程度。
  (三)计划实施全过程的评估与管控
  采用上述监督检查指标,通过对培训计划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的全程评估,可以实现对培训计划实施的全过程监管和控制,从而使培训需求分析更加准确、培训计划更加符合实际、培训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二、实施培训计划管理的配套措施
  加强培训计划实施过程的管理关系到培训能否顺利进行及培训效果的好坏,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一)企业全员培训文化的培育
  培训文化是组织文化的重要部分,更是考察组织中培训发展现状的重要标志,它对组织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培训文化对培训活动的支持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衡量组织培训工作完整抑或残缺的工具;(2)体现培训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地位;(3)检验培训的发展水平;(4)提高员工积极参与培训的意识;(5)审查培训与组织目标和员工具体需求的相关性;(6)明确培训的管理目标、战略、组织和职责;(7)体现培训信息的交流、培训内容的资源共享;(8)明确组织的文化及文化的发展需求,并加以传播和建设:(9)明确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营造培训文化促进培训活动的措施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培训文化对于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非常重要,为此。可应用以下措施来营造组织的培训文化:
  (1)培训工作要与培训与组织目标和组织战略相结合;培训工作不再只是培训工作者的职责,也成为部门经理的重要职责;培训战略得以体现并能够不断调整。
  (2)培训被视为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培训计划更加强调系统性和成长性;培训结果成为组织评估个人发展的重要部分。
  (3)参加培训者在选择培训内容、形式、时间、地点方面有着很高的自由度;员工可以得到培训交流信息;允许失败并将其视为学习的过程。
  (4)培训资源社会化;完备的培训信息系统得以建立并良性运作;更进一步强调对培训需求的满足和对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
  (5)通过培训使组织文化得以更好地发展。培训文化的建设是多层面的,而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培训文化的建设并非培训管理者能够独自完成,受到来自组织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发展组织特有的培训文化是培训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企业全员培训环境的营造
  培训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和作用于培训活动的诸要素的总和。培训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培训的政治、文化、教育环境、制度设计、组织环境等。内部环境包括:培训场所、设备、培训者及学员的观念等。在培训实施之前,应通过各种努力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内部培训环境,良好的培训环境对增强培训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内部培训环境一般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需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培训的硬环境包括培训场所、设施、视听设备等方面的条件和状况,这是提供良好培训的重要前提,如果学员在一个很不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训,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培训的硬环境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是比较容易具备的。培训场所的布置应适合于培训,如可以提供积极心理暗示的口号、标语牌等,布置要有美感、有吸引力,颜色要热情、明快。舒适优雅的环境和设施,能使学员有好的心情,并使学员感受到培训者对他们的重视,从而积极地参与培训。
  培训的软环境,包括培训者的培训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学员的态度、培训方法、教学气氛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要尽量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使学员感到舒心满意。培训软环境的好坏,取决于培训者的素质。
  (三)企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1.选择培训教师的原则与标准
  对于不同性质、不同目标的课程,选择最好的教员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选择合适的课程主持人或教员,对于配套地调动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培训师选配的标准一般包括:具备培训内容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培训内容所涉及的方面应有实际工作经验;具备培训授课技巧:能够熟练运用培训中所需要的培训教材和工具;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具有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与培训内容有关的案例与资料;掌握培训内容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前沿问题;拥有培训热情与教学愿望。
  2.根据课程的性质选择培训师
  一般来说,在对下级主管人员进行培训时,主要是依靠组织内各级主管人员作为培训者。由于上级主管人员和下级主管人员同处于一个组织中,因而他们能结合组织的具体问题进行培训,便于下级主管人员理解和接受。同时,他们的经验对下级也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便于下级主管人员的借鉴和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内的各级主管人员是最好的培训师。而技术及管理理论、生产工艺方面的培训可采用公司原来的培训方式,以企业内部优秀技术专家担任培训师为主,根据公司培训实际情况再在外部聘请一些专职培训师。
  (四)企业培训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培训课程是一个直接用于为企业服务的课程系统,具有服务性、经营性、实践性、针对性、经验性、功利性、时效性等特性。培训课程的特性源于培训活动的本质属性,即培训既属于一种教育活动,同时又是企业的一种生产行为。
  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①符合现代社会、企业和员工的需求;②符合成人学习者的认知规律;⑧体现企业培训的基本目标。企业培训的基本目标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因此,培训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为培训的基本目标服务。
  (五)企业员工培训成果的跟进
  为了了解培训的成果,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分析依据,在培训结束后要定期对经过培训的员工进行培训后跟踪,这种培训跟踪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强化和督促受训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自觉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工作。培训跟踪可采用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跟踪,对关键岗位和重点员工也可采用面谈的方式,为了确保跟踪的权威性,规定受训过的学员必须接受培训跟踪调查,并由企业授权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跟踪。
  (六)全员员工培训档案的管理
  培训结束后.要对受训员工的培训档案和各类培训资料进行分类存档,以便为日后的培训提供参考和将相关的资料提供给人力资源部作为员工考核、晋升、奖励的依据。培训档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员工培训档案,主要包括员工基本情况、岗前、专业、晋级等培训记录和培训考核结果;另一部分为培训部工作档案,主要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过程记录、培训政策制度及其他文件资料。
  (七)员工培训激励机制的确立
  在实施培训工作中,培训主管部门要制定规章制度与控制措施,将受训人员的参与态度及成绩同奖罚措施挂钩,以监督培训活动的贯彻落实。培训主管人员还要通过旁听或参加有关培训活动、课程,监督检查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培训后的考核和管理由培训部门负责。由公司内部组织的培训必须进行考试,包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测试。外派人员的学习,必须取得相关培训单位颁发的合格证书。培训部门负责员工的培训工作和培训档案的管理,学习期间的表现和考核成绩都要记录在案,与绩效薪资挂钩。员工参加脱产和半脱产的各类培训期间,凡属于公司计划内的.其培训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还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建立员工培训激励、约束和管理机制,是实施培训、考核、使用、晋升、薪酬一体化的根本举措,是员工培训向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建立和健全员工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一是全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对重视培训并实现目标责任的给予奖励,对长期不重视培训租人力资源开发,造成企业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滑坡的企业领导者,给予岗位调整。二是对员工实行“培训、考核、使用、薪酬、晋升”相配套的终身培训机制,实现培训与使用相一致,使用与结合相一致.使用与晋升、薪酬相协调。制定“三不准”政策,即不经培训不准就业、不经培训不准上岗转岗、不经培训不准评聘。做到培训符合需求、用人发挥特长、业绩及时考核、劳动获取报酬的一体化。

  教材分析:2014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教材对比分析

  基础知识:2014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考前自测题汇总通关习题汇总

  专业技能:2014年人力资源师(二级)《专业技能》模拟试题汇总冲刺试题汇总

  课程辅导:为方便广大学员充分备考,233网校“2014年人力资源管理师HD高清课件”开始招生,辅导课程:VIP班,套餐班,精讲班,预测班,应用技巧班。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