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法考>客观题卷一>卷一模拟题

刑法考点习题:共同犯罪与犯罪形态

来源:233网校 2014年4月29日
  【知识要点】
  犯罪结果已经发生,即法益已经发生实际损害,此时,原则上各共犯人都是既遂,而不可能成立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
  犯罪结果尚未发生,即法益还没有发生实际损害,此时,
  (1)如果有一个共犯人已经着手实施了实行行为,那么,对于其他共犯人来说,就不可能成立犯罪预备。如果有的共犯人自动放弃犯罪并且阻止其他共犯人继续实施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则该共犯人是犯罪中止,其他的共犯人是犯罪未遂。
  (2)如果所有的共犯人都没有着手实施实行行为,即都还处于预备阶段,但是,如果有的共犯人自动放弃犯罪并且阻止其他共犯人继续实施犯罪的,则该共犯人成立犯罪中止,而其他共犯人是犯罪预备。
  注意:共同犯罪人中的中止情形是司法考试中的常考点,要求考生掌握其成立条件。所谓共同犯罪人的中止,又称共犯的脱离,要求行为人不但自己自动停止,还要消除自己的行为对共同犯罪所产生的物理上或心理上的因果性。
  1.共谋共同正犯的中止:
  (1)有脱离共犯的意思,并向对方明确表示;中止意思被对方接受。
  (2)谋划重罪或者主要提议者要成立中止,还要求阻止其他共犯人实施犯罪(采取告知被害人、撤回许诺、报告警方等措施)。
  2.教唆犯的中止:打消被教唆人的犯罪意图。
  (1)在被教唆者着手前产生中止意思,并将该意思传递给被教唆者。
  (2)教唆重罪或者实现承诺给予报酬的,还要求阻止被教唆人实施犯罪(采取告知被害人、撤回许诺、报告警方等措施)。
  例如,甲承诺给乙10万元让乙杀丙,先支付了5万元。在乙杀人前3小时,甲后悔,打电话告诉乙不要杀丙。乙在电话里说了一声“知道了”,就挂断了电话。3小时后,乙杀死了丙。甲、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共犯。
  3.帮助犯的中止:消除自己帮助行为的作用。
  【经典考题】(2008年试卷二第19题)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共犯的脱离问题。
  在共同犯罪中,帮助犯要成立中止,必须在既遂前消除自己帮助行为的所有作用和影响。甲、乙共某盗窃汽车,甲为乙提供了盗车所需钥匙这一帮助行为,后来甲尽管向表达了要退出犯罪的意思,并找乙还回钥匙,但甲却允许乙配置了一把钥匙,表明甲根本没有消除自己的帮助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成立犯罪中止。所以,当乙着手实施盗窃的实行行为,则意味着甲、乙两人都已经“着手”;当乙盗窃汽车,则甲、乙都是盗窃罪既遂的共犯。D选项正确,ABC三选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注意上述案件如果稍作调整,结论就不一样:甲、乙共谋盗窃,由甲提供钥匙,由乙具体实施。甲将钥匙交给乙后,又后悔,想退出犯罪活动,便向乙要回了钥匙。乙无奈只好一人前往盗窃,并取得财物。在这个案件中,甲消除了自己帮助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成立盗窃罪中止。
  类似的案件还有:
  例如,甲按照丙的意思事先绘制了被害人乙家的别墅结构图,并标明财物位置,然后将图纸交给丙。在丙着手盗窃前,甲后悔,试图索回图纸。但丙声称已经撕毁图纸,甲便不再追究。事后,丙凭借该图纸盗窃了乙的财物。甲成立盗窃罪既遂。
  再如,甲乙多次共同盗窃。某夜,甲乙又一起相约去某别墅区盗窃,但事先没有商量盗窃种类。甲在外望风,乙入室盗窃。过了一会,乙出来对甲说:“没偷到什么东西,只有一把汽车钥匙,咱们去把车开走。”甲很还怕,说:“你偷你的,我不敢偷汽车。”乙说:“你不偷,那等我一会儿。”甲仍然站在别墅门口,乙独自去开车库门,将车开了出来。乙叫甲上车,甲说:“我走回去。”乙说:“我开车送你回去。”甲说:“你偷的车,反正跟我无关。”于是,甲上了乙偷的汽车回家了。乙将甲送回家后,独自将车开走,低价卖出,得了12万元。对卖车款,甲分文未要。经查,被乙盗窃的汽车价值45万。甲乙成立盗窃罪的共犯,数额45万。甲是帮助犯,从犯;乙是实行犯,主犯。
  4.共同正犯的中止:须消除自己的正犯影响,也即阻止其他人犯罪。
  甲乙共同杀人,在实施过程中,甲欲放弃,如果甲也阻止了乙犯罪,则甲成立犯罪中止。如果甲没有阻止,乙既遂,甲也既遂。
  【活学活用1】关于共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共谋杀害丙,都开枪向丙射击。甲打中了丙身边的狗(狗的价值数额较大),乙什么也没有打中。甲、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的共同正犯;由于过失毁坏财物不可罚,因而不成立毁坏财物罪。
  B.甲以揭发乙的贪污、受贿事实相要挟,迫使乙对丙实施伤害行为;乙为了逃避贪污、受贿的刑事责任,而对丙实施了伤害行为。甲成立间接正犯。
  C.我国刑法中,教唆犯、实行犯和帮助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都可以成立主犯、从犯或者胁从犯。
  D.甲教唆乙伤害A,乙却杀死了A.甲乙两人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甲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的责任,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本题正确答案为AD
  【活学活用2】关于共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岁的罗某为某村村民,多年来一直梦想着发横财。迷信的他请一个算命先生为其指点发财途径,算命先生告诉他:“要想富,就去盗。”罗均对此深信不疑,但想到一个人盗窃不易得手,就力邀朋友杨卫、彭蜀一起“发财”,3人频频作案10余次,涉案金额数万元。算命先生构成教唆犯。
  B.甲绑架了乙的婴儿,并向乙勒索财物。但由于该婴儿哭声大,且不吃不喝,甲害怕犯行败露,又担心婴儿死亡,便请丙女帮忙照看婴儿,并向丙女说明了真情。丙女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C.某市出台了一项举报奖励规定。李某为了获得奖金,遂起意设计圈套诱人犯罪然后举报领取奖金。李某来到黄某开的VCD光碟店,向黄某提出购买400张淫秽光碟,当黄某以“风声紧”为由加以拒绝时,李某就以提高购买价进行利诱。黄某见有利可图,便约定一个星期之后交货。到了交货日,李某事先向公安机关举报。在双方交接时,公安机关将黄某抓获。李某构成教唆犯。
  D.甲以抢劫的故意,乙以强奸的故意,二人一起对被害人丙女实施暴力。暴力行为致使丙女死亡,乙发现乙死亡,没有实施奸淫行为就离开了,甲抢得丙女身上现金800余元。对本案,无法证明死亡结果究竟是甲还是乙得行为造成,但能确定的是只是由其中一人的行为导致。由于二人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甲构成普通的抢劫罪,乙构成强奸罪未遂,二人均不对死亡结果负责。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活学活用3】(T20080291)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一开始被恐怖组织胁迫参加犯罪,但在着手实行后,其非常积极,成为主要的实行人之一,甲在共同犯罪中可以成为主犯
  B.乙是共同贪污犯罪中的实行犯,但其可能不是主犯
  C.丙为勒索财物绑架王某,在控制人质之后,丙将真相告诉好友高某,并委托高某去找王某的父母要钱,高同意并实施了勒索行为。丙成立绑架罪,高某成立敲诈勒索罪
  D.丁与成某经共谋后,共同伤害被害人汪某,丁的木棒击中了汪某的腹部,成某的短刀刺中了汪某的肺部,汪某因为成某的致命伤害在送到医院10小时后死亡。丁需要对死亡结果负责
  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活学活用4】民警赵某与甲共谋,绑架钱某及其女友孙某。甲又找到乙和丙,四人共同绑架钱某和孙某后,由甲、乙、丙负责关押。赵某等人提出赎金30万元,钱某的亲属也在筹集资金。在此过程中,赵某向甲提出,得到30万元后杀死钱某(因为钱某认识赵某),但甲坚持反对(甲也认识钱某),为此,赵某与甲发生矛盾。后甲与乙谈论此事,乙对甲说:“钱某跟我说过,如果放掉他,他同意给我们60万。”(因为钱某知道赵某要杀自己)。于是,甲、乙、丙共谋利用机会杀赵某(因为只有杀了赵某,才可以放掉钱某,因而可以得到60万元,否则赵某可能杀害甲、乙、丙及钱某与孙某)。经策划后,某日当赵某进入关押钱某、孙某的地方时,由孙某大声喊叫引来赵某;赵某到现场后,甲、乙、丙制住赵某,甲将刀递给钱某,让钱某刺杀赵某;钱某持刀向赵某有心脏刺了几刀。事后,钱某、孙某帮助灭尸。甲等人将钱某放出后,钱某从自己经营的公司取出60万元交给甲等三人,并提出将其中的5万元给女友孙某,甲等三人同意。此外,乙在看管孙某时还强奸了孙某。杀害赵某后,钱某一直窝藏着赵某的两支手枪。
  (1)关于甲、乙、丙三人的行为,正确的说法是()
  A.甲、乙、丙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 B.甲、乙、丙构成绑架罪共犯
  C.甲、乙、丙只构成绑架罪 D.乙的强奸行为被绑架罪吸收,不单独认定强奸罪
  正确答案为AB
  (2)关于杀害赵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与钱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B.钱某杀死赵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C.钱某杀死赵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D.钱某杀死赵某的行为属于不法行为
  正确答案为AD
更多:民法加分题 刑法习题 行政法试题 国际私法习题 经济法习题 国际法习题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