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9.4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15日
  五、利他行为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心理学家研究利他行为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对利他行为加以区分,将利他定义为一种只想给他人带来利益的行为,即行为者没有从中获得任何物质利益;而亲社会行为则是没有任何真正的助人目的,只有行为结果可能对他人有利,行为者甚至期望着一定的物质收益。另一种认为利他行为所包含的范围很广,诸如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都是利他的相关课题。
  我们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是相当于个人的损益而言的,行为者在助人过程中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限,假借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而助人则应当别论。同时,在评判利他行为时必须以公认的社会公德为标准而不违背社会公德。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①它必须是出自自觉的愿望,具有自择权利的;②它必须是以利他为目标的;③它不应该附带外在酬赏期望;④它包括利他者本身的损失成分。
  (二)利他行为的种类
  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
  1.从理论上看,可分为生物性利他行为和心理性利他行为。前者以生物的自然选择为基础,是指一个有机体以其生存和繁殖为代价去增进另一个有机体的生存和繁殖;后者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是指一个体以其某种代价(负强化)对另一个体加以强化。
  2.从机能范围看,可分为:①亲属性利他行为,即个体对自己的亲属表现出较少的自私性,更多的利他性;②互惠性利他行为,即个体在群体中与其他成员彼此合作,互惠互利;③平衡性利他行为,即人们保持社会稳定,避免冲突的行为。
  3.从情景状态看,可分为:①紧急性利他行为,即在刻不容缓情境中的求助行为;②急需性利他行为,即他人处于不利状态,需要援助,但并非万分火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③惯常性利他行为,即经常性地助人,每次行动的代价可能不大,但积累效应却相当大的行为。
  4.从行为动机看,可分为自我利他行为和纯利他行为。前者的利他行为是有自我的动机(如减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或提高自我价值感,或图日后他人的报答)所驱使的;后者的利他行为完全是无私地为他人的幸福而做出的。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要研究利他行为必然要讨论和分析它的影响因素。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上产生的,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主要把它们归纳为利他者、情境、受助者和社会文化四种因素。
  1.利他者。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包括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
  认知归因是利他行为的中介因素,当人们认为困难是他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就会给予帮助,反之则不给予帮助。例如,人们更愿意去帮助身有残疾的人,而不是去帮助一个喝醉酒的人。维纳指出,人们主要通过认知归因来决定是否实施利他行为。
  公平动机也会影响利他行为。从长远观点来看,一切都应当是公平的,现在自己做出利他行为,帮助他人,将来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一样也会有人来帮助自己。人们就是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做出利他行为的。
  (2)情绪因素。研究发现,个体当时的主观情绪能够影响他的利他行为。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
  实验证明,利他行为有助于改善人的情绪状态。利他者往往在助人后有快乐的感觉,能够得到自我肯定和满足。利他也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奖赏,人们做好事所体验到的快乐情绪会使原来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得到中和。但是,最近研究表明,当人们过分关注自我的内心情绪体验时反而难以给予他人帮助。
  (3)移情。利他行为是以对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的移情为前提的,因而移情必定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移情是对他人情感的知觉、体验和分享,是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并跟随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巴特森认为,移情被有目的地引发就能够产生利他行为。当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时,他就能够将心比心产生助人行为。
  (4)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实验证明,一般来说年龄和利他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教育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利他行为也逐渐增加,但年龄和利他行为也并非是必然的相应关系。以往的实验证明,性别差异不影响个体的利他倾向。由于体质差异,一般要付出较大体力的利他行为,以及在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往往由男性完成。但是,由于女性通常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因而女性的利他倾向比男性要强一些,女性更加倾向于帮助依赖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的人。
  此外,在西方国家,宗教信仰能够助长信徒的利他行为。有研究表明,宗教信仰虔诚的学生比不虔诚的学生为社会大众自愿提供服务的时间更多,也更加关心社会。
  2.情境。
  (1)研究旁观者效应的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认为,“他人在场”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即由于他人在场即旁观者而抑制了人们的利他救助行为。旁观者效应主要有观众作用、示范作用和责任分散作用。
  观众作用:他人作为观众使得个体在采取行为时会产生更多的顾虑,担心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担心自己行为不当尴尬丢脸,担心遭到他人取笑,所以容易犹豫不决,从而抑制了利他行为。
  示范作用: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犹豫不决或者情形不明难以判断时,个体就会参照旁观者的行为来帮助自己做判断,并采取和旁观者一致的行动,旁观者此时起了示范作用。研究表明,人们关于情境的解释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他人的反应。
  责任分散:有研究证明,独自一人时更可能提供帮助,在场人数越多,个人助人的可能性越小。因为在场人数越多,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责任也就越少;个人见危不救的羞耻感、罪恶感、责任感就减少;个人即使不想救,舆论的谴责和压力也比较小。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责任扩散”。
  (2)榜样的作用。如同攻击的榜样会强化攻击性行为一样,榜样的利他行为也可以促进他人利他行为的发生。看见他人的利他行为可以使个体更加愿意做出助人的行为。正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的,他人的利他行为对个体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3.受助者。
  (1)性别。研究表明,女性不幸者比男性得到救助的几率高,即使是在一般的情境中,女性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也比男性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社会心理学家解释认为:一是女性在外表和体力上都不如男性,而社会规范则强调应当帮助弱者;二是人们通常认为男性应该比女性有更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三是由于异性相吸的天性,男性往往愿意帮助女性,尤其是富有魅力的女性,而女性也常愿意寻求帮助。两性在求助上的差异性反映了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差异。
  (2)年龄。一般而言,由于尊老爱幼的社会传统,儿童和老年人得到的帮助比较多,人们往往把儿童和老年人当成体力和独立性方面的弱势群体,所以觉得有义务和责任给予他们帮助和救助。
  (3)相似性。相似导致喜欢,喜欢助长利他行为。人们更愿意帮助衣着、仪表、观念、信仰等和自己相近的人,具有相似性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给予帮助时也更容易产生愉快的心情。相反,对于行为怪诞、谈吐粗俗的人,人们即使给予了帮助也得不到精神上的满足,反而容易让他人产生“物以类聚”的误解。
  4.社会文化。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化的产物,他表现的所有言行也都受到社会文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也必定受制于一定文化背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规则。虽然利他行为在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中都是受人称赞的,但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尽相同,利他行为的具体表现会有所不同。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