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8.3情绪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15日

第三节 情绪

  人在认知过程中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欢、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情绪状态影响着人的认知和行为。
  一、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①在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它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例如,我知道“我很高兴”、我意识到“我很痛苦”等。②在生理层面上的自我唤醒。例如,激动时血压升高、愤怒时浑身发抖、紧张时心跳加快。③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例如,言语表情、面部、体态、身段表情等。当情绪产生时,这三方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因此,在评价情绪时三者缺一不可。例如,当一个人佯装愤怒时,他只有表情愤怒的外在行为,却没有真正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因而也称不上有真正的情绪过程。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依据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凡是能满足已激起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可引起肯定的情绪,如满足、愉快、喜爱、赞叹等;相反,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否定的情绪,如不满、苦闷、哀伤、憎恨等。
  起主导作用的情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相联系。事物总是复杂的,它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也是复杂的。一种事物可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不能满足另一种需要,甚至与第三种需要相抵触。因此,当主导需要获得满足或没有满足时,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情绪往往会冲淡甚至抑制与此同时发生的其他情绪。
  (二)情绪与认知
  情绪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认知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则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认知过程的发生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而情绪的发生、改变具有不随意性。
  情绪和认知又是有联系的。一方面,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评估可能不同,因而产生的情绪也不同。另一方面,情绪也影响认知过程。人的情绪不仅以认知为基础,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认知过程。一般说来,积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阻碍的作用。
  (三)情绪与情感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情感”。这里有必要说说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这两个词的含义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所独有的。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会导致情绪变化,如危险引起恐惧等;社会需要的满足与否使人产生情感,如友谊感、道德感等。
  2.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情绪往往随情境或一时需要的出现而发生,也随情境的变迁或需要的满足而较快地减弱或消逝;而情感是基于深入的认知和一贯的态度,因而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例如,孩子过分淘气会使母亲生气,这种情绪具有暂时性,但母亲不会因为孩子一时让人生气就变得不爱孩子,因为母爱是一种稳定的情感。
  3.情绪有较多的外显性和激动性,情感则有较多的内隐性和深刻性。当人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经常会有明显的外在表现,如垂头丧气、手舞足蹈、暴跳如雷等,动物也如此。相比之下,情感没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显得较为深沉,经常以内隐的形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情绪一旦发生,人往往一时难以控制;而情感一般不存在这种情况,它始终处于意识的支配下。
  虽然情绪和情感有所不同,但其差别是相对的。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是同一种心理活动。一般来说,情感的产生总伴随有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经常受情感的支配。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正因为它们难以区分,所以有时候统称情感,有时候情感与情绪交替使用。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