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4)

来源:233网校 2016年7月28日

  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点】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2.【知识点】古代教育的发展

  【答案】D。

  【解析】古代埃及,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到尊重,“学为文士”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3.【知识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也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4.【知识点】学习迁移的分类

  【答案】B。

  【解析】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5.【知识点】素质教育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6.【知识点】课程的分类

  【答案】B。

  【解析】“七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属于分科课程。

  7.【知识点】课程理论的类型

  【答案】D。

  【解析】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8.【知识点】教学方法

  【答案】C。

  【解析】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9.【知识点】衡量测验的质量指标

  【答案】A。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N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题目中小珍的成绩不稳定,说明缺乏信度。

  10.【知识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答案】C。

  【解析】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11.【知识点】德育原则

  【答案】A。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12.【知识点】感觉变化的规律

  【答案】A。

  【解析】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题干中的现象为嗅觉适应。

  13.【知识点】想象的分类

  【答案】D。

  【解析】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14.【知识点】学习的认知理论

  【答案】B。

  【解析】用常见的石头和沙来引导学生去思考时间管理,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引出时间管理的方法。先放沙后放石头,只能放下很少的石头;先放石头再放沙,可以在石头的间隙中放入更多的沙。先处理重要的事情,也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琐碎的小事情。

  15.【知识点】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答案】A。

  【解析】姐姐的成功增强了自己的效能感,因此是替代性经验。

  16.【知识点】最近发展区

  【答案】A。

  【解析】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17.【知识点】情绪状态的分类

  【答案】D。

  【解析】激情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一方面,激情可以激发内在的心理能量,成为行为的巨大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所创造;但另一方面,激情也有很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激情中的人有时任性而为,不计后果,对人对己都造成损失。一些青少年犯罪,就是在激情的控制下,一时冲动,酿成大错。

  18.【知识点】性格的特征

  【答案】C。

  【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19.【知识点】心理健康问题

  【答案】C。

  【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悲伤,觉得自己无能。喜欢责备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等。

  20.【知识点】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

  【答案】D。

  【解析】系统脱敏法是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训练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

  21.【知识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案】D。

  【解析】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二、辨析题

  22.【知识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来说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者的权利。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则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的。

  23.【知识点】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4.【知识点】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对技能进步有促进作用。

  25.【知识点】记忆过程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识记过程不等同于记忆过程。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的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三、简答题

  26.【知识点】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和其学生克伯屈。

  其基本特征: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活动中心课程论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段、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此外,活动中心课程不指定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教材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因此活动课程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

  27.【知识点】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28.【知识点】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1)问题的特征

  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此外,由于问题的陈述方式或所给图示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

  (2)迁移

  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其中,正迁移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负迁移对解决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3)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4)功能固着

  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5)原型启发

  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6)动机的强度

  学习动机的强度大小会影响问题解决。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29.【知识点】家庭和学校联系的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

  (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地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

  (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协助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四、材料分析题

  30.【知识点】学生品德的培养

  【参考答案】

  (1)李某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受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影响。

  从外部因素上看,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一方面李某的父母离异,跟着祖父生活.祖父对他是一种放纵式的教育,父亲回家对他的管教是一种权威式的管教。李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很容易产生敌对的情绪。

  其次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李某因为经常和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在一起,沾染了社会不良的风气。再次是同伴群体的影响。李某在班级里经常违反纪律并欺负弱小,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致使他对班级没有归属感,与大家远离,更易出现不良道德行为。

  从内部因素上看:李某的品德行为的形成还受到认知失调、态度定势的影响。

  (2)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首先要本着关爱学生的要求,关心他,爱护他,给予他安全感,让他首先感受到学校环境的温暖。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做法:

  ①有效的说服

  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同时教师还要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⑦树立良好榜样

  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使李某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正确的行为。

  ③利用同伴的约定

  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尤其是利用班集体的力量,来约束和引导学生行为的改变。

  ④引导其进行价值辨析

  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⑤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充分利用李某的篮球特长.在李某通过篮球运动为班集体做出贡献时予以奖励,促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李某出现不良行为时,予以必要而适当的惩罚。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抑制该生的不良行为再次发生。

  31.【知识点】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

  首先,作为初三学生的小然,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期间的孩子心理发展主要有两个基本特点:(1)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不平衡。因此他们的价值观、交往能力和策略、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水平、把握社会规范的能力和经验、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技巧等各方面仍停留在一个相对幼稚的阶段。(2)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初中生的成人感往往只是在生活照顾和情感依赖方面比小时候更独立,更希望成人放手,与此同时,他们在精神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方面对成年人却是十分依赖的。

  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要把小然当作“成年人”一样,与小然沟通,要小然了解到她对男老师产生这样的爱慕之情是正常现象,但不合时宜。鼓励小然多与同学交流,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

  其次,学习动机的产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小然的父母经常换工作。小然经常转学,造成她的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她渴求从老师的身上获得这种满足感,因此她努力学习该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但因动机的不正确造成了成绩并不理想。

  针对动机的不明确,老师要培养小然的内部动机,即对知识、学习本身感兴趣,同时,可以布置一些符合小然水平的学习任务,提高她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对学习产生好的情绪体验。最终把“为别人学”“为引起别人注意而学习”的学习动机.转变成为“我要学…‘我喜欢学”这样的认知内驱力,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试题推荐>>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课程推荐:2016年告别盲目备考,233网校讲师为你揭秘90%真题考点,立即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