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24版化工安全教材》第五章数据,大口径(>150mm)管道大量泄漏的基准频率为1×10^-6/年,虽概率较低但后果严重。其安全技术要求需综合以下规范:
泄漏风险控制层级
预防阶段:
按《GB 50068》进行管道可靠性设计,采用《SH/T 3210》推荐的爆破片与安全阀并联装置;
依据《T/CIESC 0008》实施风险分级,对DN150以上管道划为Ⅰ级管控区域。
监测阶段:
执行《AQ 3035》要求,安装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符合《GB/T 28181》视频监控联动标准);
红色强化条款:泄漏报警响应时间必须≤30秒(《GB 50984》第5.3.4条)。
应急响应设计
紧急切断:采用《SH 3009》规定的双通道ESD系统,阀门动作时间<5秒;
蒸汽幕系统:按《GB/T 50779》抗爆标准布置间距≤15米的立体防护网;
事故收集池:容积需满足《SH 3009》30分钟最大泄漏量的要求。
案例启示
某石化企业应用《T/CCSAS 044》本质安全评估方法,将原有碳钢管道升级为复合衬里管道(耐压≥4.0MPa),使泄漏频率降至1×10^-7/年。该案例被纳入《AQ/T 3034》附录A的典型解决方案。
关键提示:大口径管道维保需严格遵循《T/CCSAS 004》设备完整性导则,每季度进行射线检测+涡流检测双重验证。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油气回收设施安全技术要求
1、油气回收设施内应设置手提式干粉型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不宜超过( )m,每一个配置点配置的手提式灭火器不应少于2个,每个灭火器的质量不小于4kg。
A.6
B.9
C.12
D.15
2、下列关于油气回收设施平面布置安全技术要求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油气回收装置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明火或火花散发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油气回收装置内部的设备应紧凑布置,且满足安装、操作及检修的要求
C.油气回收装置应设置能保证消防车辆顺利接近火灾场地的消防道路,消防道路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
D.油气回收装置宜布置在装车设施内或远离装车设施布置
3、油气回收设施是油气收集系统和油气回收装置的统称。关于油气收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气收集支管公称直径比鹤管公称直径大一个规格
B.在油气回收装置的出口处应安装切断阀
C.油气收集支管与鹤管的连接法兰处应设阻火器
D.当油气收集系统的事故紧急排放管与油气回收装置尾气排放管合并设置时,可不设阻火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