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工罐区安全管理中,管道施工与维修环节往往隐藏着重大风险隐患。根据《24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和《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的最新要求,这些风险必须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进行防控。
主要风险点及频率分析:
外部冲击风险:
有看守员时的交通工具冲击频率:1×10⁻²/年
起吊作业载重掉落频率:1×10⁻³/年
维修失误风险:
无压力下的操作失误频率:1×10⁻¹/年
压力工况下的操作失误频率高达1/年
关键控制措施:
作业许可制度:
必须严格执行《AQT 3034-2022》第13章作业许可要求
高风险作业需实施双人确认制
防护装备标准:
参照《GB 50089》规范选用防爆工具
按照《GB/T 50779》设置抗爆庇护所
过程监控要求:
连续作业超过4小时必须轮换操作人员
吊装作业半径内设置硬隔离
典型案例:某炼油厂在储罐区管道更换作业中,因未识别氮气系统失效风险(频率1×10⁻¹/年),导致窒息事故发生。事后整改措施包括:
增加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修订作业许可证审批流程
强化承包商安全培训
最新规范重点提示:2024版教材特别强调,罐区管道维修必须进行作业前的JSA分析,并按照《T/CCSAS 004—2019设备完整性管理导则》进行完工验收。
**特别提醒:**施工维修风险的防控需要多部门协同,涉及工艺、设备、安全等多个专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管道
1、下列关于管道防火防爆措施中,说法正确的是()。
A.管道内介质流速过快,易导致管道冲击磨损和静电积蓄,应严格控制介质流速
B.易燃易爆介质管道为防止静电积蓄引发的静电打火,应设置静电接地、膨胀节和等电位联结
C.针对可通行地沟为防止爆炸性介质积蓄应填砂或利用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并增设通风换气装置,严格监控可燃气体浓度
D.氧气和乙炔管道在安装使用后都应进行脱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