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AQ/T 3034-2022》表A.3化学品信息与《T/CIESC 0008-2020》环境风险管理要求,危化品事故污染的持久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1. 污染物类型的三重顽固性
重金属沉积:硫酸(4.5类)泄漏导致土壤镉含量超标持续20年以上
有机物富集:甲苯(4.6类)在含水层中的自然降解需15-30年
生物累积性:1,3-丁二烯(4.4类)可通过食物链放大1000倍
2. 污染迁移的三大途径| 迁移方式 | 典型物质 | 防控标准 | |-----------|-----------|-----------| | 地下水渗透 | 对二甲苯(4.2类) | GB 50068防渗设计要求 | | 大气扩散 | 氯气(4.3类) | SH 3009-2013排放高度规定 | | 生物携带 | 石油焦(2.4类) | GB 50292污染评估标准 |
3. 长效治理技术体系
即时控制:事故6小时内启动《GB 50984》规定的围堰系统
中期修复:按《T/CCSAS 004-2019》进行污染源彻底清除
长期监测:建立30年期的地下水监测网络(AQ/T 3033要求)
典型对比案例:
成功案例:某化工厂氯气泄漏后严格执行SH/T 3210洗消标准,3年后环境指标恢复正常
失败案例:未按GB 50292评估的石油污染场地,10年后仍检测出苯系物超标
2025规范升级重点:
红色强制条款:一级重大危险源必须配置防渗监测系统(4.12.6条新增)
终身追责制:企业需保存事故环境数据50年
生态修复保险:参照GB 50089标准计提环境风险准备金
专家建议:
采用L.3模型二预测百年污染扩散轨迹
每年开展《AQ/T 3034》要求的污染应急演练
高风险区域设置永久性警示标志(4.12.8条强制要求)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1、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的是( )。
A.突发性强,不易控
B.后果较轻,经济损失小
C.具有延时性
D.污染环境,破坏严重,且具有长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