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氧化工艺安全控制中,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是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关键防线。根据AQ3062-2025《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和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系统布置需严格遵循以下技术要求:
1. 探测器选型标准
必须选用防爆型探测器(ExdⅡCT6及以上等级)
检测原理优先选择红外吸收式(避免催化燃烧式传感器中毒)
响应时间≤30秒(2025新规将原60秒要求提高)
2. 关键位置布点要求
反应釜周边半径5m内每10㎡设置1个探测器
物料输送泵密封处上下游各1m必须增设探测器
通风不良区域(如地坑、管廊)按45°仰角安装
排放总管汇集处应设置在线监测联动装置
3. 报警阈值设定
一级报警:10%LEL(声光报警,DCS记录)
二级报警:25%LEL(联锁启动应急通风)
紧急动作:50%LEL(自动切断物料供应)
典型事故警示: 2024年某过氧化物工厂因探测器安装高度错误(距地1.8m而非0.3m)导致气体聚集未及时报警,最终引发爆炸。该案例促使新规明确规定: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探测器距地0.3-0.6m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探测器距顶棚0.3-0.6m
混合气体:上下双探测器布置
实施注意事项:
每季度必须使用标准气体进行标定测试
建立探测器失效预警机制(信号漂移>5%立即更换)
报警记录应纳入企业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长期保存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过氧化工艺
1、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过氧基(一O—O一)生成过氧化物的工艺叫过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之一,下列各组工艺参数中,含有不属于重点监控工艺参数的是()。
A.气相氧浓度、pH、参加反应物质的配料比
B.过氧化反应釜内搅拌速率、(过)氧化剂流量、过氧化物浓度
C.过氧化反应釜内搅拌速率、pH、气相氧浓度
D.过氧化反应釜外温度、(过)氧化剂流量、过氧化物浓度
2、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过氧基(-O-O-)的反应称为过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为过氧化物的工艺过程称为过氧化工艺。下列生产工艺中,不属于过氧化典型工艺的是( )。
A.双氧水的生产
B.以双氧水或有机过氧化物为氧化剂生产环氧丙烷
C.采用异丙苯经空气氧化生产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工艺
D.酸酐与双氧水作用直接制备过氧二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