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安全生产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定期、系统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常规检查通常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现场进行。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制定检查计划:
确定检查的时间、频次和内容。
明确检查的重点区域和设备。
准备检查工具:
准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如检测仪器、记录表等。
确保检查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现场检查:
检查生产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损坏或老化现象。
检查作业环境的通风、照明、温度、湿度等是否符合标准。
观察员工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存在违章操作或不安全行为。
记录问题:
使用检查记录表,详细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记录表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区域、隐患发现时间等相关内容。
提出整改建议:
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
与被检查单位交换意见,确保整改措施的可行性。
跟踪整改情况:
定期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形成书面报告,记录整改情况和效果。
通过常规安全生产检查,企业可以系统地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常规检查主要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因此,提升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考点试题:
1、在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检查中,检查人员常常依靠自身的经验和能力,导致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为了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企业中常采用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是( )。
A. 常规检查方法
B. 事件树分析方法
C. 安全检查表方法
D.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