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度和每年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单位需要详细记录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以及具体的治理方案。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单位除按上述要求报送外,还应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治理方案。通过定期的统计分析,单位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隐患排查治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
考点试题:
1、某地矿山监察部门对一煤矿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其瓦斯抽放管道一直未安装到位,当即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随后该煤矿在实施瓦斯抽放管道安装;调试及试抽过程中,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关于该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隐患排查不到位是煤与瓦斯突出直接原因
B. 安全总监应对瓦斯抽放管道隐患整改负领导责任
C. 瓦斯抽放管道隐患整改的责任主体应当是矿山监察部门
D. 该矿应建立以安全管理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评价制度
C选项错误: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D选项错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出: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