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注册安全工程师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注册安全工程师
授课老师:安勇
所属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六章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第一节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
所属版本: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介绍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严格按照"四不放过" (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的原则。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7 11:46:19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某集团公司有六家下属公司,上一年度有三家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其中甲公司事故造成1人重伤,住院费10万元,停产损失1000万元,乙公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丙公司有毒气体遗漏紧急疏散人员600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1号),集团公司。上一年度共发生较大涉险事故次数(  )
A . 0
B . 1
C . 2
D .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较大涉险事故是指:
(1)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3)紧急疏散人员500人以上的事故;
(4)因生产安全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人员密集场所、生活水源、农田、河流、水库、湖泊等)的事故;
(5)危及重要场所和设施安全(电站、重要水利设施、危化品库、油气站和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的事故;
(6)其他较大涉险事故。
题干中符合条件的只有“丙公司有毒气体遗漏紧急疏散人员600人”,故本题选B,选项ACD为干扰项。

单选题 2.某金属矿地面生产厂区,厂区东面职工宿舍500m处设置了燃气锅炉房(一用一备),由于职工张某操作不当,造成燃气锅炉泄露进而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当时在班4人死亡,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等级属于()。
A . 一般事故
B . 较大事故
C . 重大事故
D . 特别重大事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干造成4人死亡,属于较大事故。依据题意该事故等级为较大事故,故选B。

单选题 3.甲省乙市发生了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15人重伤,总经济损失1亿元,其中间接经济损失3900万元,其余为直接经济损失。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等级为()。
A . 特别重大事故
B . 重大事故
C . 较大事故
D . 一般事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根据题干可知,该起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100万元。综上所述,该起事故应当属于重大事故。故选择B选项,选项ACD错误。

单选题 4.甲省乙市发生了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15人重伤,总经济损失1亿元,其中间接经济损失3900万元,其余为直接经济损失。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等级为()。
A . 特别重大事故
B . 重大事故
C . 较大事故
D . 一般事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根据题干可知,该起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100万元。综上所述,该起事故应当属于重大事故。故选择B选项,选项ACD错误。

单选题 5.某商贸有限公司一辆载人大巴车发生坠崖。事故共造成29名乘客死亡,其中15男14女,另有11人受伤,直接损失2300余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是()。
A . 一般事故
B . 较大事故
C . 重大事故
D . 特别重大事故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选项C正确,选项ABD说法错误。

大咖讲解: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

赵春晓
注册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233网校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独家签约网课老师。某“双一流、211”高校副研究员、硕导,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造价师。
查看老师课程
安勇
注册安全工程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211重点高校安全管理专业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安全工程),在大型国企担任安全管理岗位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深入了解各种行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查看老师课程
江慧
注册安全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事故的分类

1.按行业划分: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 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将事故分为火灾、交通、矿山、化学危险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建设施工、特种设备及其他等事故。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事故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2)火灾
3)瓦斯爆炸
4)车辆伤害
5)高处坠落
6 )锅炉爆炸
7)机械伤害
8)坍塌
9)容器爆炸
10)起重伤害
11)冒顶片帮
12)其他爆炸
13) 触电
14)透水
15)中毒和窒息
16)淹溺
17)放炮
18)其他伤害
19)灼烫 
20)火药爆炸 
3.按照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划分:事故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轻伤   1≤损失工作日<105 
重伤   105≤损失工作日<6000 
死亡   6000≤损失工作日 

 
高频

事故上报的时限和部门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民报官) 
2.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4.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5.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政府部门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高频

事故报告的内容

①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②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③ 事故的简要经过 
④ 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⑤ 已经采取的措施 
⑥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高频

事故的应急处置

1.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 场、毁灭相关证据。 
3.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