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这一制度要求企业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排查方法、治理措施等内容。
定期排查: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事故隐患。
记录与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
重大隐患报告: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隐患的治理方案
督办制度: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案例应用:某化工企业在一次常规安全检查中发现一处储罐存在泄漏风险,该企业立即启动了隐患排查治理程序。首先,对隐患进行了详细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向全体员工通报了情况。随后,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明确了治理的目标、方法、经费、负责机构和时限等。同时,该企业还将这一重大隐患上报给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并按照督办制度的要求,定期报告治理进展情况,直至隐患彻底消除。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还能有效提升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员工提供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科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考点:关于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
1、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B.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向主要负责人报告,但不需要向员工通报
C.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从主要负责人到员工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D.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职工大会进行“双报告”
2、某化工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
C.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某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多处事故隐患,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企业事故隐患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B.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C.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
D.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董事会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E.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