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注册会计师>学习笔记>财务成本管理学习笔记

注会考试:财务管理公式集合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17日

(1)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平均年成本=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总额/使用年限

  (2)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平均年成本有三种计算方法:
  ①平均年成本=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②平均年成本=原始投资额/年金现值系数+年运行成本
-残值收入/年金终值系数
  ③平均年成本=(原始投资额-残值收入)/年金现值系数
+残值收入×年利率+年运行成本

2、投资项目评价的一般方法:
(1)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考虑时间价值)
1}净现值法:
定义: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A,结果为正数,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B,结果为零,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C,结果为负数,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2)现值指数法:
定义: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的比率。
A,结果大于1,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B,结果等于1,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C,结果小于1,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
3)内含报酬率法:
定义: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它体现了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
具体计算采用逐步测试法,
当净现值大于零时,应提高贴现率。
当净现值小于零时,应降低贴现率。

4)三种方法的比较:
见教材P234。
(2)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不考虑时间价值)
1)回收期法
2}会计收益率法
税后成本=实际支付*(1-税率)
(4)税后收益=应税收入*(1-税率)
税负减少额=折旧额*税率
3)税后现金流量

加入所得税因素以后,现金流量的计算有三种:
(1)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所得税=税后利润+折旧
(3)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成本+税负减少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其中第三个公式最常用。
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
常用方法: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肯定当量法
 K=i+bQ
其分析的步骤为:
(1)计算投资方案各年现金流入的期望值E。
(2)计算投资方案各年的标准差dt,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教材中没有列出类似的通用公式,但原理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公式中,下标t指的是年份,表示第一年、第二年等。下标i表示该年份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3)计算投资方案有效期内的综合标准差D:

注意,D是某一方案在有效期内总的离散程度。一个方案只有一个D。
(4)计算变化系数Q:

这里的变化系数也就是风险程度。
(5)确定风险报酬斜率b。

风险报酬斜率b是一个经验数据,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以估计。通常按照中等风险(平均风险)的资料进行估计:

(6)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确定各方案的风险调整贴现率K。
K=i+b×Q
(7)按风险调整贴现率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并选择方案。
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肯定当量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用肯定当量系数把有风险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流
量,然后再用无风险贴现率计算方案的净现值。
无风险的现金流量=有风险的现金流量×肯定当量系数=αtCFATt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肯定当量系数。肯定当量系数是指肯定的现金流量与不肯定的现金流量期望值之间的比值:


  上述公式和文字表述中,无风险的现金流量与肯定的现金流量、有风险的现金流量与不肯定的现金流量是等值的。
但在应用中,肯定当量系数αt的确定除了可以按上述一般原理计算外,还可以按照下述两种方法确定:
一是根据变化系数与肯定当量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估计,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越大,变化系数越大,肯定当量系数便越小。这种方法由于是根据经验估计的,所以在考试时会给出变化系数与肯定当量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会计算变化系数和会查表即可确定肯定当量系数。
二是根据有风险的报酬率和无风险最低报酬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即:

  式中,i、K分别指无风险报酬率和有风险的报酬率。
  肯定当量法也可以与内含报酬率法结合使用。其原理是,按照前述第一个公式计算出无风险的现金流量,以此为基础计算内含报酬率。内含报酬率高于无风险最低报酬率的方案为可行方案,可行方案中,内含报酬率高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会计核心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