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笔记>二级笔记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实行财务化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9日

  同样,对国内1000人的企业,我们还是拿1.5倍做基准,以员工年总成本10万元人民币计算,人员流动率降低5%的话,就可以给企业省下750万元人民币。
  人才就是具备企业所需技能的人
  什么人是人才?什么人才值得留?在传统的观念里面,忠诚、苦干、投入、具备专长的人是人才。这个人一年可以干别人三年的活,以厂为家,以企业为家,下班也不休息,甚至周末都不回去。现在的人才观测则是看重学历、经验的同时,更关注实际能力,比如口头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团队精神、分析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等。企业开始由用“好人”,向用具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的技能的“有用的人”转变。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曾提到一个人才观:企业内有四类人,既聪明又能干,能干但不聪明,不能干但聪明,既不聪明也不能干。他提到如果要裁人的话,会先庸人,也就是那能干而不聪明的。因为他不聪明,但是他又特别能干,他干的越多如果方向错的话,破坏就越大。这跟我们以前的人才观是很不一样的。
  年轻人在想什么
  在流动率比较高的企业,薪酬待遇有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心情舒畅、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等等,这些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现在很多年轻企业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0岁,学习和发展对这些年轻人来讲尤为看重。他们想要的是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在一个发展比较迅速的企业里面,有的人开始只是一个销售代表,卖了几个大单后提到销售经理,在很短的时间,又扶摇直上,升到了销售总监,然后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发展了?企业更不知道,这对企业来讲,肯定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
  人力资源部该做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是个很庞大的体系,就中国企业当前要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我想可以概括为三条,一个是工作分析,一个是绩效考核,再一个就是薪酬激励。首先你得有工作岗位说明书,有岗位职责划分、岗位的评估:其次就是业绩管理从部门到个人,哪些适合mbo、哪些适合目标管理;最后就是薪酬体系的设计。
  除了这些以外,一个人的领导岗位或一个人的职位空缺以后,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事先有一套制度能够保证这个空缺在最短的时间补上,是需要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撑的,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大考验的。
  商业伙伴——人力资源未来的模式
  我现在已经听到有三大企业不设人力资源部,而叫商业伙伴或是商业盟友。国外现在已经有将近10%的企业,开始把人力资本的支出划归到资本投入项目当中,而不是直接划到企业运营费用中,也就是说,把人力资本的去出当作一种投资,而不是费用,同时还要讲究投资回报率。这个最新的趋势,是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关注的。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