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女性在职场拼杀才是惟一成功模式,并非女性回家当家庭主妇就是走回头路,自主选择“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女性不应该受鄙视。日前亚洲女性发展协会、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女性论坛在京召开。论坛嘉宾、著名作家、《中国式离婚》的作者王海鸰指出,应该改变目前对女性发展的单一评价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妇女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障碍与问题,男女两性发展还不协调、不均衡。”全国妇联名誉主席、论坛主席彭珮云发言如此评价,她列举了目前男女两性发展状况: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偏低,女职工下岗人数相对较多,再就业困难,一些企业侵害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现象比较突出,等等。
目前男女两性是否和谐、男女两性是否平等成了论坛主要话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香港太平绅士伍淑清称,自己给女性发展的建议是,跟男性一样努力工作。“男女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每个人要正视这一点。”王海鸰发表了迥然相异的观点,“如果说仅仅在职场取得成功就是女人成功的话,我觉得非常可悲。”她认为,只要能自主选择、机会均等,男女两性就能达到和谐。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顺着王海鸰的思路,从制度层面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中国更多的妇女选择回家当家庭妇女是无奈的选择,不应该站在职业女性的立场来谈尊重,但应该树立一个观点------尊重家务劳动。而且不该仅是口头上尊重,还要从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来落实,如家庭妇女回归社会在就业制度上保障其再进职场。
论坛亮点
●女性应不应该回家?
正方
王海鸰:女人是家庭舵手
只有职场上的妇女才是成功的妇女,我觉得这是对家务劳动的一种歧视。无论如何,造物主把擅长家务劳动这块给了女人,女人不管怎么解放都是(家务劳动)做得多,可是没有确定这样的评价体系给予我们肯定,一个社会的稳定跟家庭的稳定分不开,女人是家庭的舵手,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跟人极有关系,永远在提“妇女要走出去”,那家务活谁来做?
我觉得应该换一个思路,妇女愿意干什么自己选择,不设任何障碍,你是一个经理的料子就来做经理,是一个家庭主妇,做好一个家庭主妇,要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