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技巧

廉价劳动力,是优势还是忧患?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3日
    “廉价劳动力”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优势。有人甚至说,中国可以在未来50年内靠自己的廉价劳动力竞争。在日前举办的首届青年华商峰会上,一位高层人士再次强调了我国的劳动力廉价优势:“在美国每小时工资约是16美元,在墨西哥约是4美元,在中国约是0.5美元”,我国每小时的劳动力成本不到美国的4%。
  
  从表面上看,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留下了较高的利润空间,成为吸引外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长此以往,“低廉劳动力”带来的只能是忧患而不是优势。
  
  首先,“廉价劳动力”,使我们陷入低技术的陷阱。
  
  高工资、高收入反映了高技术含量。“廉价劳动力”引进的往往是高污染、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夕阳工业”、“淘汰工厂”。即使是一些掌握了新技术的外商,在我国(大陆、内地)设厂也宁愿多雇廉价的工人,少用昂贵的先进设备,通过降低产品的技术含量,来提高经济效益。波士顿一家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制造业中,降低技术投入、依赖廉价劳工可以带来更大的赢利。
  
  廉价的低端劳动力,遏制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一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中肯地指出:“中国劳动力便宜,可总有比你更便宜的国家。关键是要把廉价劳动力转化成为更有创造力的劳动力。”长期立足于“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发展自主研发能力,我国就难以摆脱“打小工、挣小钱”的窘境,只能始终处于世界产业链条的低端,始终给别人打工。以世界著名品牌耐克为例,中国工人为它粘一双鞋,工钱只有7美分,而该公司一年付给迈克尔·乔丹的广告费却高达2300万美元。
  
  其次,“廉价劳动力”,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我国有8亿农民,目前有1.5亿农民工,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加入这一群体中,仿佛蕴藏着丰富的,甚至是永不枯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是,去年7月,珠三角一带爆发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民工荒”。据分析,起因很大程度上是近10年来,珠三角一带民工工资一分未涨,工人工资仅500-600元,有些甚至低至300-400元。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甚至比10年前还下降了16%。工资低、生活差、消费高这三大因素,使得这些民工宁可闲在土地上,也不愿意进城打工。
  
  “廉价劳动力”的一个结果是,劳动者收入过低,维持低水准的生活,没有条件对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进行教育与培训,劳动力素质无法提高,甚至出现所谓的“盲流的孩子还是盲流,民工的孩子还是民工”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停滞。据悉,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07%、德国的5.56%。
  
  说到“廉价劳动力”,人们常常把工资和劳动力费用混为一谈,其实,工资只是劳动力费用的一部分。当工人挣得高于一倍的工资、但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三倍的产值的时候,劳动力费用不是上涨,而是下降。《华尔街时报》讲了个生动的例子:在现代工业部门,印度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工人的15%。如果你付给印度工人相当于美国工人五分之一的工资,印度的劳动力费用还是比美国的贵。我们今天靠低工资降低了劳动力费用,不用考虑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明天则可能因为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太低,使劳动力费用居高不下,结果只能通过压低工资来抑制劳动力费用的上涨,而低工资反过来又妨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