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题 案例分析题 (每题120分,共5题,共600分)
31、【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20km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其中桥梁扩建方式为在原桥位两侧各增建独立桥梁,路基扩建方式为在旧路基两侧分别拓宽 7.5m,小型构造物如涵洞,通道则随路基扩建衔接到位。拓宽路基工程主要包括填挖方、软基处理及防护工程。
经调查,全线既有路堤护脚挡土墙稳定、外观完好,软基处理方式采用与原设计一致的袋装砂井。路基拓宽代表性横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路基拓宽代表性横断面示意图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部分内容如下:?①采用原路基施工试验段相关参数直接进行路基拓宽施工;
②上边坡的既有防护工程一次性拆除后再逐段进行路基开挖;
③从旧路堤坡脚向上开挖台阶时,应随挖随填,图1中台阶高度应不大于 A米,宽度应不小于B米;
④拓宽路基应进行 C观测,观测点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高路堤与陡坡路堤段尚应进行稳定性监测。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袋装砂井施工过程中存在下列做法:
①施工单位采用细砂制作袋装砂井:
②施工工艺程序为: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一打入套管→D→E→机具移位→埋砂袋头→摊铺上层砂垫层:
③袋装砂井完工后,施工单位按照袋装砂井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检查了井长等重点项目。
问题:
1.在拓宽路基施工时,图1中“既有路堤护脚挡土墙”是否可保留?
2.事件一中①、②有明显错误,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写出事件一中③、④涉及的A、B、C具体内容。
4.写出事件二中①的正确做法,补充②中D、E的工序名称。
5.补充事件二中袋装砂井施工质量的其他三个检查项目。
1.可以保留,既有路堤的护脚挡土墙及抗滑桩可不拆除。
2.①路基拓宽施工需要重新设置试验段确定相关参数后进行。
②上边坡的既有防护工程宜与路基开挖同步拆除。
3.A——1.0m;B——1.0m;C——沉降观测
4.①施工单位采用中、粗砂制作袋装砂井。
②D——沉入砂袋;E——拔出套管。
5.井距、井径、灌砂率。
32、某施工单位承建季冻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路面结构为:26cm水泥混凝土面层、3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硬路肩与行车道路面结构相同。
根据施工方案要求,中央分隔带每侧面层按全幅摊铺且设置两条纵向接缝,并采用滑模摊铺技术进行施工,其工艺流程为: 基层质量检查验收测量放样→摊铺机就位→混凝土运输车卸料及布料→滑模摊铺机摊铺、振捣、整平→X→初期养护→Y→刻槽→Z→后期养护→质量检测→开放交通。用于面层施工的水泥为道路硅酸盐水泥,外加剂采用引气高效减水剂。另外,针对可能出现的特殊天气情况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多、构造复杂的特点,制定了专项施工组织方案和应急处理预案。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面层水泥混凝土拌和中掺入了一定量符合规定要求的粉煤灰掺合料,并在施工前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试配与粉煤灰掺量优化试验,对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等设计指标进行了符合性检验。
事件二:滑模摊铺面层前,架设双线基准线,基准线桩纵向间距在直线段按 10m设置,在竖曲线和平曲线段按 20m设置,滑模摊铺机底板设置为双向路拱形状。
事件三:在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6级以上强风并伴随气温骤降的天气情况。
问题:
1.写出背景资料中X、Y、Z代表的工序名称以及面层施工纵向接缝的类型。
2.补充事件一中配合比设计需要检验的其他设计指标。
3.改正事件二中的两处错误做法。
4.事件三中的天气情况可能对面层造成怎样的后果?施工现场应如何处置?
1. 答案:X—端头处理(插入拉杆);Y——切缝;Z——灌缝。
纵向接缝类型:缩缝。
2.水泥混凝土工作性、抗磨性、抗冰冻性、抗盐冻性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3.【此问新版教材已删除,仅供参阅】
错误一:滑模摊铺面层前,架设双线基准线
滑模摊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应采用单向坡双线基准线;
错误二:在竖曲线和平曲线段按 20m设置。
改正:隧道路面及竖曲线和平曲线路段宜为5~10m。
4.面层可能会产生龟裂。
现场处理:
(1)如混凝土在初凝前出现龟裂,可采用镘刀反复压抹或重新振捣的方法来消除,加强湿润覆盖养护;
(2)一般对结构强度无影响,可不予处理;
(3)必要时应用注浆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封闭裂缝
33、施工单位承建了某特大桥工程,该大桥主桥为跨径160m+160m、桥宽30.5m的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塔梁固结体系。大桥主塔采用群桩基础,由于河水较深且流速较快,基础施工时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单位对钢围堰结构进行设计,考虑河流水情及施工各环节,设计计算中考虑了施工荷载及结构重力、水流压力、浮力、土压力、风力、波浪力、漂浮物撞击力等作用。 斜拉桥主塔为花瓶型,高度107.6m,主塔轮廓如图3所示。主塔施工时间历经夏季与冬季、丰水与枯水季节,最高气温 39℃,最低气温-6℃,由于主塔上塔柱施工正值冬季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后采用蒸汽养护。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主塔施工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有:塔吊、浮吊、液压爬模系统、电焊机切割设备、张拉与压浆设备、水上运输与混凝土拌合设备、混凝土垂直运输泵送与浇筑设备、供水设备、混凝土喷淋养护设备、测量与监控设备等。塔吊安装在两塔柱中间,如图3所示。
事件二:主塔塔柱施工中设置了型钢制作的劲性骨架,其主要作用是保证钢筋架立等工序施工的精度。主塔施工时加强了监测和控制,监控的主要参数包括主塔倾斜度与应力、风力、温度及温差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强调加强塔吊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做好特种设备使用的相关记录,包括:特种设备检查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定期检验整改记录等,并在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中有下列做法:
①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到设备所在地市以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②特种设备登记标志悬挂于机械管理部门展示墙;
③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5天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④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问题:
1.写出图3中结构物(或设备设施) A、B的名称,补充钢围堰设计计算中应考虑的其他两个主要作用。
2.事件一中,主塔施工中还应配置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3.事件二中,劲性骨架的主要作用还应包括保证哪两道工序施工的精度?补充主塔施工还应监控的两个主要参数。
4.事件三中,特种设备使用还应做好哪两个相关记录?逐条改正施工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中的错误做法。
1.A塔吊;B浮吊
两个主要作用: ①(流)冰压力 ②船舶的撞击力(作用)
2.施工电梯、蒸养设备。
3.所设置的劲性骨架应能起到保证模板安装和拉索预埋导管空间定位精度的作用;劲性骨架宜采用型钢制作。
斜拉桥的索塔施工时,应对其平面位置和线形等进行监测。
4.特种设备使用还应该做好以下两个相关记录:
(1)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态记录(特种设备运行记录)。
(2)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①在设备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30d到设备所在地市以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②特种设备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③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④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向现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34、【背景资料】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全长 1850m,地质岩性主要为强风化至弱风化花岗岩,节理较发育,地下水较丰富,穿越区域发育一条断层破碎带;隧道最大埋深310m,隧道纵断面示意图如图 4-1 所示。隧道采用单向掘进的方式进行施工,支护采用初期支护十二次衬砌的复合衬砌,其初期支护为: I、IV级围岩采用锚喷支护V、VI级围岩采用钢架锚喷支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制定了施工方案,部分地段采取了相应的施工方法如下:
①K0+120~K0+520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②K0+520~K0+620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
③K0+720~K0+870地段采用CRD法施工;
④K1+660~K1+850 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
事件二:项目部根据本工程情况和相关规定制定了隧道施工安全步距如下:
①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III级围岩不得超过 90m,IV级围岩不得超过 60m,V、VI级围岩不得超过30m;
②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IV级围岩不得超过90m,V、VI级围岩不得超过70m。
事件三:项目部制定的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基本要求如下:
①开挖断面的质量,超欠挖处理、围岩表面渗漏水处理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受喷岩面应清洁。
②喷射混凝土支护应与围岩紧密粘结,结合牢固,不得有空洞。喷层内不应存在片石和木板等杂物。严禁挂模喷射混凝土。
事件四:断层破碎带采用超前注浆加固地层,施工单位分别采用了周边小导管注浆和帷幕注浆两种加固方式,制定了相应的注浆工艺,其中周边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
事件五:施工单位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该项目开展季度检查,进度检查过程中,工程部门着重围绕项目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工作时间的执行情况、上次检查提出问题的处理情况等内容开展检查工作,检查发现该项目进度存在严重滞后情况,检查组要求项目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等举措进行进度调整;技术部门着重对该隧道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发现项目部编制了V、VI级围岩专项施工方案,但未发现专家论证和审查资料。
问题:
1.逐条判断事件一中施工单位针对各级围岩制定施工方法是否适用,不适用的予以改正。
2.逐条判断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步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的答案。
3.结合背景资料与技术规范,事件三中项目部制定的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基本要求是否齐全如不齐予以补充,写出喷射混凝土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
4.结合图4-1和事件四,写出周边小导管注浆和帷幕注浆分别适用于哪种等级围岩,写出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中工序M的名称。
5.补充事件五中进度检查的主要内容,写出进度计划调整通常采用的另一种方法,判断该隧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并说明理由。
1.
①K0+120~K0+520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合适。
②K0+520~K0+620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合适。
③K0+720~K0+870地段采用CRD法施工;合适。
④K1+660~K1+850 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错误。台阶法包括长台阶,短台阶,超短台阶。该段可使用短台阶,超短台阶,也可使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CD法、CRD法。
2.①错误。正确做法: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IV级围岩不得超过50m;
②做法正确。
3. 补充:(1)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
(2)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实测项目:喷射混凝土强度( △)、喷层与围岩接触状况(△) 。
4.周边小导管注浆适用于V级围岩。 帷幕注浆适用于VI级围岩。 M—插入小导管 5. 补充:资源使用及进度的互配情况。 另外一种方法: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需要专家论证。【本小问新版教材删除,但是知识点供参考】 理由:案例背景中K1+660-K1+850长度为190m且为V级围岩,占隧道长度为190/1850=10.3%>10%,K0+720-K0+870为VI级围岩,而V级围岩连续长度占总隧道长度10%以上且连续长度超过100m或VI级围岩隧道工程均需专家论证。
35、某一级公路工程,发包人依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相关规定进行了招标。公布了该工程某标段最高投标限价为89150万元,某施工单位参与该标段投标并中标,投标报价汇总表见表5-1,第100章总则工程量签单表见5-2,清单标价计算涉及部分内容如下:
①按合同条款规定计算出施工期间现场部分保险费如下:永久工程保险230.6万元,临时工程保险费9.7万元,施工单位购买的运至施工工地用于永久工程的设备保险单6.8万元,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保险费10.8万元,施工单位雇用人员工伤事故保险费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共22.9万元。
②安全生产费计列费率为2%,
③现场拟建进出场保通,贯通临时便道共12km,生产区内临时便道共3km,施工驻地内临时便道共1.5km。
④现场拟修建一座临时贝雷便桥,最大水深5m。
表5-1投标报价汇总表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结合现场情况,在其中一个生产区区内布置了拌合站与梁板预制场,考虑施工方便并减少二次搬运,部分工作区域布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工作区域包括:梁板预制区、梁板成品堆放区,砂石料堆放区、钢筋加工堆放区、模板加工堆放区,混凝土搅拌区、其他工作区。
事件二:部分预制梁板采用先张法施工,为防止张拉台座不均匀沉降及开裂,台座采用重力式台座,并采用强度等级C20的混凝土底模。梁板预制完成后,移梁前对板梁喷涂统一标识和编号,存梁时支垫材质采用非刚性材料,且要求不污染梁底。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根据《公路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行业基础版》对工地建设进行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排查了施工驻地及生产场区是否设置在滑坡、塌方、泥石流、洪水等危险区域,施工驻地及生产场区内的E和F设施是否按规范实施。
项目部在检查过程中,拌合站及梁板预制场内发生安全事故,造成1名监理工程师和3名施工人员重伤。项目部对钢板热切割工、钢筋绑扎工、钢筋焊接工、模板制作工、混凝土预制工、叉车工、龙门架升降机操作工等人员进行了专题安全教育培训。
问题:
1.表5-1中投标报价合为多少万元?分别计算表5-2中101-1-a建筑工程一切险、102-3安全生产费清单子目投标报价合价(单位:万元,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表5-2中103-1临时道路修建、养护与拆除清单子目应填的数量是多少?
2.事件一拌合站与预制梁板工作区域布置示意图中,A、B、C、D区域应对应最合理的工作区分别是什么?
3.指出事件二中两处错误,并改正。
4.分别写出事件三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中E、F设施的内容,背景材料中的临时便桥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事件四中,可否按表5-2中购买的第三责任险向保险公司索赔监理工程师重伤赔偿费?事件四中所列安全教育与培训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工有几种?分别指出其特种作业工名称。
1.投标报价合计:80282.5+96.6+2311.8=82690.9万元。
建筑工程一切险:230.6+97+6.8+10.8=257.9万元。
安全生产费:89150x2%=1783.0万元。
临时道路修建、养护与拆除清单子目应填的数量是12km。
2.A:钢筋加工堆放区;
B:梁板预制区;
C:梁板成品堆放区;
D:砂石料堆放区。
3.错误之处1:部分预制梁板采用先张法施工,为防止张拉台座不均匀沉降及开裂,台座采用重力式台座。
改正:先张法施工的张拉台座不得采用重力式台座,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式台座;
错误之处2:台座采用强度等级C20的混凝土底模)
改正:底模宜采用通长钢板,不得采用混凝土底模。
4.E——防火;F——临时用电。(E、F可互换)
临时便桥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不能赔偿。
4种,钢板热切割工、钢筋焊接工、叉车工、龙门架升降机操作工。